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19)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刘备托孤时,文托诸葛亮、武托李严,其间大有用意。其实刘备对诸葛亮并不放心,虽然刘备在世时君臣二人关系融洽,但谁能担保诸葛亮不会欺主年幼取而代之呢?因此刘备又令在川中自成一系的李严掌管内务。名义上协助诸葛亮,实际上是让他们相互制衡。李严是个奸佞小人,这一点刘备也是相当清楚的,将内务托给一个奸佞小人,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一奸一忠、一佞一贤,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保住刘禅的帝位。
    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耿耿贤臣,可为什么刘备还要防备这样一个忠臣呢?
    这固然是君臣身份有别的原因,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一向任人唯亲,与外人再亲密也不会百分之百信任。当然这也是历代帝王的通病。
    正如韩非所强调的,大臣权势太重就会祸害国家,君主太宠信近臣就会危及自身,因此君主不能疏于对臣子的监督与控制。臣下控制君主的事情经常发生,有些人有野心,只是迫于情势才屈就于领导之下,本质上是不甘心的。韩非在《爱臣》中通篇根本没有讲忠诚,而只是在讲形势。在他看来,君主的安全不应该依靠来自臣下的不可靠的忠诚,而应该依靠使臣下不得不忠诚的权力格局,即君主占有绝对优势,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韩非毫不客气地揭露了君臣关系的实质,后世许多君主都接受了他的驭臣之道,清朝雍正皇帝处置年羹尧就是一例:
    年羹尧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不久授翰林院检讨。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内阁学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此时年羹尧还不到30岁。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年羹尧为保障清军后勤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