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历来被视为玄学:文字简奥,玄远莫测;但又能为大众文化所欣然接受,成为脍炙人口的大众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玄学字面下蕴含着丰富的贴近人生的科学思辨,并能给人以深刻、顿悟的生存启迪。 事物生成态的有序性 本文的思辨,特指大众文化层面上的思考辨析。面对太阳下这个共同世界,人的第一思考:“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老子》第40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无”指玄远的道,“有”指道衍化出来的天地。天地又怎样衍化出了万物呢?第42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老子版”、事物生成态的有序性:道(无)—— 一(有)——二(阴阳)——三(清、浊和三气,凝结为天地人)——(天地间)万物。首先是无中生有,渐次为有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生成了清浊和三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沉积为地,和气化生为人与万物,人为万物之灵长。《老子》关于事物生成态的有序性,是建立在玄远性基础之上的,这种玄远性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道法自然”;这和当代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是相吻合的。就是在当今,关于宇宙生成也没有准确的定论,宇宙爆炸说也只是探索性的认知。所以关于宇宙生成这个常道,到目前人类文明是表述不清楚的。但宇宙生成后,生命起源却是有序、渐进的:宇宙初生时是混沌的一,一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交合生成了和气,这和气就化合成了天地之间的万物,包括万物之灵长的人。这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是相吻合的:水——单细胞——复合细胞——软体组织——脊椎动物——水陆两栖动物——灵长类动物——直立行走类人猿。在生命起源这个根本问题上,2500年前老子的思维路线图,与当代科学的生命起源说路径是接近的。另外,老子还强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事物的生成遵循着“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自然渐进之道;这就摆脱了“上帝造物”的神学思维,回归到了“自然生物”的科学思维层面上。 事物存在态的相对性 宇宙、生命的生成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老子作出了自己玄远的思考解答,故被人们称之为玄学;但事物的存在却是一个形而下的问题,老子同样给出了超然的思考解答,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其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老子集解》释曰:“后世由有恶者,始知美之为美,由有不善,始知善者为善……喻美恶善不善相形而有。”这就是说:美丑、善恶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故有无就会有有、有难就会有易、有长就会有短、有高就会有下、有前就会有后;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存在的必然前提,事物都是对立互补的。由于老子的认知是建立在相对论基础上的,故其看问题总是能看到另一面,如: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天下空旷莫过于谷,可他能看到水至强的一面、谷至盈的一面;说天下攻坚破强、无往而不胜者是水,天下可敞开胸怀、包容万物者是谷;故老子要感叹“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虚之胜盈。老子还看到最有为者是无为,最善争者是不争,最雄辩者是不辩。事物间演绎着一个对立、互补、共生的自然机理,事物的存在态都是相对而言的;如《老子》中所对举的雄雌、白黑、荣辱、静躁、虚盈、损补等。能用相对的眼光去审视事物,就能看到事物的多侧面,使认知的视野更开阔、思维的触角更灵活、生存的选择更具远见,这就是哲人认知独具的标志。 事物发展态的互动性 事物的存在不是静止、不变的,是发展而又相互转化的,对此《老子》也显示着精辟的思辨机锋;第58章“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就是最经典的表述。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审视,祸里蕴含着福的因子,福里潜伏着祸的根系,这就是俗话所云“因祸得福”或“因福得祸”。这是智者才具有的穿透性目光。客观事物都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亦为永恒自然机理。第64章云:“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这里的“深远”就是能用穿透性目光看到事物的深处、远处,故视点恰与事物的常态相反;所以在第28章里他才会有发人惊听之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发展是辩证的基础,辩证是发展的升华;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眼下的屈曲是为了将来的保全,眼下的过度是为了将来的正直,眼下的破败是为了将来的崭新;减少了,结果却会多得;增多了,结果反倒会迷惑。要从长远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着眼于事物最终的最佳效果,这就是《老子》反常合道、独具魅力的生存智慧,是《老子》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老子为何能有此深邃的历史眼光?据传,他是周王室的“柱下史”,负责天文、律历的推算;还主管着国家图书馆,有条件阅读丰富的藏书,故他是一位得天独厚的中华哲人。再加上生当西周末世的独特生命体验,使他了悟到虚无、清净、柔弱、无为、不争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态效应,他的认知才具备了启人心智的科学价值。 事物终结态的循环性 事物由生成而存在,由存在而发展,由发展而终结;在老子眼里事物的终极态又如何呢?如其第23章所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先天地混成的道为天下之母,强名之曰“大”,大了就会离人而逝去,逝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再远也会返归道的本真。实际上在这个世界里,事物是不会真的终极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环环无端的过程。“出生入死”就表达了这样的理念:人一出生就步入了死的归程;反过来死亡又是新生的开始,一个旧的生命结束了,一个新的生命又会诞生。老子对人生如此大彻大悟,难怪会那样的玄远、达观,超然物外、视死如归。第16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王弼注云:“各返其所始也。”芸芸万物,最终的归宿都要复归于其“根”,比如落叶复归根,波澜复归水,然后从根部又生出新绿叶,从水上又复起新波澜。老子看到了事物终结态的循环性,故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生成的原点是自然,最终的归宿还应该是自然,故在《老子》里,“自然”是最高的一个概念。故就有自然的崇拜,崇尚自然状态的东西,如:谷、水、朴、虚、无、婴儿等。自然——万物——自然,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生生不息、回环往复的过程;大自然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物之初,一息气;生也气,死也气。既然这样,死又何惧!老子看透了这一点,于是就把自然、社会、人生看透了,于是就优雅地演奏出“回归自然”的生命协奏曲! 总之,《老子》为何能成为永世的经典?就在于老子那富于思辨色彩的论断,闪烁着科学的理性光辉,具有启人心智的普世价值。大哉老子,亘古哲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