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陈胜是杰出的心理专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教师版初中总第2 佚名 参加讨论
《陈涉世家》中的陈胜之所以能够成功组织农民起义,以至建立起义政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拥有洞察他人心理的杰出才能。他总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抓住周围人的不同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圆圆满满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纵观《陈涉世家》全文,陈胜洞察他人心理的才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准确洞察大家对秦王朝的不满心理。陈胜、吴广等九百戍卒在开赴渔阳守边的途中,因下大雨毁坏了路道,延误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朝廷对误期的惩罚是杀头。面对死亡的威胁,陈胜、吴广商量起义。陈胜在分析起义形势时,明确地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社会条件——“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既反映了秦朝统治的黑暗,及其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又反映了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对秦朝统治的怨恨和厌弃。陈胜联系社会形势,分析民情,深入民心,一语道破天机。这说明陈胜相信起义一定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和响应,他看到了起义的光明前景,从而保证了起义的决心和信心,为陈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准确洞察大家对英雄的爱戴心理。陈胜深知苦不堪言的百姓迫切盼望推翻暴秦的统治,并且愿意参加起义,投身战斗,那么,该提出什么口号来号召大家积极响应起义呢?陈胜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借助扶苏和项燕这两个深受百姓爱戴的人物来倡导大家起义,前者是秦始皇的大儿子,后者是楚国的大将军,天下共知。陈胜利用这两个人物的关键原因,是陈胜发现百姓不清楚他们是生还是死,但却非常爱戴他们。对于扶苏,“百姓多闻其贤”;对于项燕,“楚人怜之”。陈胜把大家爱戴的英雄人物推到大家面前,在大家不满意朝廷的背景下,一定会得到大家的鼎力拥护,从而进一步确保了起义的广泛参与性。
    第三,准确把握了大家对神明的迷信心理。陈胜论证了起义的可行性之后,便着手提升自己的威望,以求自己有足够的“身份”领导起义,因为陈胜是一个平凡无闻的人,地位名望鄙微,基本无人知晓,很难让人服从其领导。在“卜者”的提示下,陈胜抓住大家对神明的迷信心理,围绕神明大做文章。首先,陈胜设计置书鱼腹。陈胜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放入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中,并且保证戍卒买到这些鱼,看到鱼腹中的字条。其次,陈胜设计篝火狐鸣。陈胜暗中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趁着夜色,用笼罩着火,再装做狐狸的叫声一样大喊“大楚兴,陈胜王”。这两条策略,可以使人相信“陈胜王”是上天的安排,不可抗逆,从而对陈胜刮目相看。陈胜针对大家迷信的心理,精心策划,实现了自己王者形象的广告,为自己领导起义捞取了一笔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本。
    第四,准确洞察大家对富贵的追求心理。陈胜寻找机会,与吴广一起干掉了那两个押送戍卒的将尉后,把戍卒召集起来,动员大家起义。陈胜在声情并茂的演讲中,讲了一句堪称千古名言的话:“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谁都可以成为有权有势的“王候将相”。因此,陈胜讲这句话是要清楚地告知大家,我们也可以成为“王候将相”。这是陈胜根据大家追求当官发财、荣宗耀祖的趋利心理,向大家描绘起义的锦绣前景,引诱大家满怀激情地参加起义,奋斗属于自己的“王候将相”。这块大饵果然很有效,大家以“敬受命”回答陈胜,把陈胜推上这支队伍的领导地位。
    第五,准确洞察大家对权势的敬畏心理。陈胜领导戍卒起义,所向披靡,屡战屡胜,起义队伍的力量和声威迅速壮大,很快攻占了陈县。陈胜计划在陈县建立起义政权,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为了成功“封王”,陈胜就把陈县当地有声望的人和掌管教化的乡官,召集起来,开会进行选举。陈胜为什么相信这些人会选他做王呢?原来,陈胜从这些人背叛秦朝的投降行为中,看透了这些人敬重和畏惧权势的懦弱心理:他们明白,陈县已经换了天,落入陈胜手里,陈胜已成为陈县最有权势的人物,得罪不起。结果不出陈胜所料,这些人异口同声地推选陈胜做大王,使陈胜如愿成为一个新政权的最高领袖。
    陈胜洞察他人心理的本事,实在厉害。凭着这种特殊的能力,陈胜从大泽乡走到陈县,从戍卒变成领袖,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反抗暴政的一个神话,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地位,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作者单位:广东海丰县红城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