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能成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伪性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而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以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丧失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敝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荀子主张自然属性(性)乃与生俱来,不可以学,是内在自存自足的一种固性化凝练,而社会属性(伪)乃后天而成,尤其礼义道德为圣人所作,是可以为普通人学而成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之善,正是经过外在(或者后天)学习锻炼后之内在化结果的表征,失去的乃是其内在固有的性之恶,而非人固有之善“性”经自身持守或者其自我障明的结果也。尽管荀子在论证逻辑和理论建构上或有不足处,有脱儒入法或援法入儒之嫌,但实为其礼法思想的儒学外向开展之进路奠定坚实之人性论基础,即谓“化性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 三、礼的益与损:时代语境变迁下之“以法释礼” 的新开展 春秋战国之季,社会情势和文化学术之间及学术内部派际互动援借之势显矣。是时四海未定于一,始终呈现乱相之状,“礼乐征伐”歧出于诸侯,诸子学术竞起于四野,然居乱世之季仁义之道阻塞,功利之说盛行可知矣。儒学从孔子到荀子之变动亦经历了由内向外推衍之发展理路,其言说诉求逐步从高美之理想回归现实之人间,更倾心于以现实的外在化方案解决当时之社会问题,盖时势之使然也。孔学之核心概念为“仁”,其理想社会治理为“仁政”;孟学之核心概念为“义”,其理想社会治理为“王政”;而荀学之核心概念为“礼”,其理想社会治理为“礼治”。孔孟(孔子此二者之界分尚不明晰,而到孟子则专浸淫于“心性”之“内圣”学)之着意点则在“内圣”一系,荀氏之礼之法则从“外王”之层面来关照现实社会,实为儒学在实际之应用层面开出一个新局面,亦是儒学欲摆脱自身现实困境的反思性理论成果,在当世之时代更有裨于社会关系之重新整合,所以荀氏乃现实主义之大儒也,荀学乃社会学之儒学也,以大异于先儒及后出儒。 《荀子》多言礼,但此礼已超越孔子之礼也。荀子在解释礼之缘起时,《礼论》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不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而穷。先王恶起乱也,故制礼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是从社会经济之角度来释礼之源流,将其视为分配物质财富之“度量分界”,着意凸显其社会规范的区分性和等差性,相对孔子之“仁”孟子之“义”之“反求诸己”式的内向体悟与修持一路(乃是“人”与“我”抑或是“灵”与“肉”的关系向度,着意其整全性与融通性),其是一种外在规范人与人关系之带有普适性的显性公共制度安排(“人”与“人”,抑或“在者”与“他者”的关系向度,强调其分立性与调适性),如其言:“礼者,别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然荀子言礼非就礼而论礼,乃礼法融通,援法入礼,相得益彰,互为表里,他说:“礼者,法也”,“故非礼是无法也”(《修身》)。荀子固突出礼之教化(伦理层面的规范与劝喻)功能,但其中亦含有强制性社会政制之调控的意蕴也,强调刑罚整合和规范社会秩序之公共性作用,沟通了人心与社会、个人和群体、礼和法之畛域,较思孟学派之内在化的儒学进路更具现实之可操作性和实现之可能性。所以荀子在谈及治国之大要时说:“礼者,治国之极也,强国之本也。”(《议兵》)“法者,治之端也”(《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论》,合之者为“道(礼)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致士》)“治之经,礼与刑(法)”(《成相》)。郭沫若在比较荀子与慎子说:“慎子尚法,然慎子之法含有礼,荀子之礼含有法,彼此也几乎是两两平行的”(《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4-235页) 要之,《荀子》所显现出之重要思想乃“隆礼重法”,二者可互为表里并行而不悖,非冰炭之水火难容。这一思想盖受齐国法家之礼法并重思想之影响。诚如管子主张法以定分,“上下设,民生体(礼)而国都立”(管子·君臣下),将法度与礼义并立,视为治国之大术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者也。”(《管子·形式解》)近人陈柱先生别立一说:“法家盖起于礼。礼不足为治,而后有法。礼流而为法,故礼家流为法家,故荀卿之门人李斯、韩非皆流而为法家也。” (《诸子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95页)此论是否为允当笃实之说尚不重要,但可略窥礼法至少在学理上此时渐趋于派际互动中的交流援借、融会整合而并为治世服务之势。 作者附识:余成此谫陋小文,实属偶然之举也。上学期大刚先生开讲《中国儒学经典导读》一课,余有幸得闻先生衡论吾国经史之奥义。课毕,先生嘱选课诸生各以儒学之文典作题为文,并严杜重者,故特选此相对乏人关注之域为文。荀学所涉之蕴义甚为繁复多样,盖受时间、文章性质及文体之限,思之所运,笔之遂行,尚未及辐射之铺陈,对核心问题之论证亦显据孤力乏,只是略陈短见,描个梗概而已。蒙大刚先生和其他《儒藏》俊学不弃,将敝文收入《儒藏通讯》,甚感汗颜。特附识于此,以示谢忱! 来源:http://www.confuchina.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