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论语》学而篇首章易解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唐文明)
    《论语》学而篇首章之意蕴,时贤已有所论及。所论皆以现代之方法,侧重不一;欲求一正解,似仍未得精当、全面。兹拟从学术史角度作一注解,并略加论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以上是学而篇首章全文。乍一看,仿佛言及三事:学习、朋友、君子。然此三事如何能统而为一,并未明了。今读易传,豁然开朗:《论语》学而篇首章乃兑卦彖传象传之进一步疏解。 
    兑卦之彖传云:“兑,说也。”象传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儒者解经,以意逆之,兑卦之主要意象是交流与沟通(两泽相连为丽泽),中心思想是君子之悦。有交流、沟通则中心喜悦,故君子以朋友讲习而明悦之义大。 
    试将学而篇首章与兑卦之彖传象传比照参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释“君子以朋友讲习”中之“讲习”,学而时习之则有所得(学习即是持续的交流过程),故中心之喜悦自可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君子以朋友讲习”中之“朋友”,对弟子、朋友2有所传授或与之互通有无,喜悦之情不仅发自内心,而且溢于言表(朱子引程子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溢于言表者,非徒然取悦于弟子、朋友也,使弟子、朋友知君子之悦以同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君子以朋友讲习”中之“君子”,“愠”与“悦”相对而言,君子乐天知命,故能遁事无闷,即使不为人知,不能与人交流、沟通,仍能自悦而不愠怒。君子所求之交通乃天地交泰之大通,君子之悦无累于外物,乃在于自己对天命之认同,自乐乐天者也。故不怨天,不尤人,方为君子之称名。 
    由是可知,学而篇首章可归属于易传系统,是对兑卦经义的进一步疏解,旨在说明兑卦彖传“兑,说也”与象传“君子以朋友讲习”之间的意义勾连:“说”、“乐”、“愠”留意于悦与不悦之间,“学习”、“朋友”、“君子”统摄于交流沟通之象。惟易传所言“君子以朋友讲习”为一事,学而篇首章则析解为三,其释义与本文已有所延异。 
    易传是否为孔子所作,乃儒学史上一大疑案。易传非孔子所作之论,宋代欧阳修为始作俑者,清代崔述从其说;现代以来,古史辩派兴疑古之风(暗合于反传统之风潮),直认易传为汉代人所作。金景芳、李学勤等先生力主易传为孔子所作,其论精当。3 学而篇首章归属于易传系统,更为孔子作易传增一确证矣。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篇首章注中已征引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之句,然未能明确此中关系。学而篇首章与易传之关系至少表明孔子对易传之熟悉。更为可能者,孔子在作易传时,对兑卦之解释有未尽之处,弟子对其解释未能达而请教于孔子,故有学而篇首章子曰之言,旨在承彖传、象传对兑卦作进一步疏解;又,此乃夫子立教之言,“师弟子之道”,故被置于《论语》之首。 
    注释: 1 叶秀山:“‘学而时习之’及其他”,载《开放时代》1996年第1期;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叶秀山先生强调学而篇首章三句之间的连续性;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方法析读学而篇首章,强调时与境域的意味,并与苏格拉底《美诺篇》中关于学习的悖论相比较,也涉及到学习本身的伦理意义,所揭示者深。 
    2 朱熹《论语集注》:朋,同类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包(咸)曰,同门曰朋。认为朋即指弟子;并引白虎通,以此句为“师弟子之道”,亦引孟子“君子有三乐”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之乐”参证之。张祥龙先生将“朋”释为“有交缘者”,虽有抽象之嫌,然仍得其意旨。 
    3 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另可参见李衡眉:“孔子作《易传》之明证、补证与新证”,载《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