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扬弃、批判继承、创新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杨翰卿、徐初霞同志撰写的《中国先进文化继承创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一书,是对这一重要问题从哲学文化的视角进行理论研究的新著,具有鲜明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这一主题,对20世纪中国学术界形成的几种学术观点如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创造转化论、综合创新论等进行了评述,较为客观公正地论析了诸种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情境、理论立场、目的作用及实际影响,显示了作者深刻的理论眼光和宏阔视野。本书在叙述过程中,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文化观,与一般的文化理论争论区别开来,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加以论述,是有见地和恰当的。本书还通过对三代领导人文化观或文化建设理论各自解决了的重点问题的论述,较好地显示了这一文化观不断丰富、发展的实践过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判别标准的实践问题,特别是论定其所具有的特定内涵——预设性、实效性和相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更是作者经过深入的理论思考所得。书中归纳出的对开发利用不同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继承性弘扬、融合性创新、剔除性转换、矫正性纠偏、批判性重构等几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更是经过了对传统文化较深入的分析、比较而提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与对这一重大问题只是抽象的论述相比,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紧扣主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注重立论的科学性。体现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创造性地把中国优秀哲学和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实践判别标准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问题,坚持在实践标准基础上时代标准和民族标准的辩证统一。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的社会实践,对各种文化理论和观点进行审视,确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理论观点,就有了科学的根据。同时又进而指出实践的相对性特征,进一步凸显着科学精神之维。 第二,突出学术的创新性。本书作者以研究探讨如何树立并发展科学完善的文化理论,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主旨,开发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充分肯定了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等文化观的创新取向,进而提出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诸种方法,既表现出辩证融摄的理论态度,也颇具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本书还把重训诂考释的汉学与“史料派”、新国学联系起来;把重义理阐发的朱学与“史观派”、新儒学联系起来,两派各一脉相承又形成对应,并分析了各派的理论得失和现代价值,这些论述同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旨在现实的应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创新关系,只有通过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才能得到落实。作者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对于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原则、方法途径、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所作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优秀传统哲学和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具有深厚内涵和渊博底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