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由光明日报社和四川大学共同主办的“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论坛。 巴蜀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分支,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巴蜀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绵长,孕育了三星堆青铜文明,历经了金沙文化玉器时代,三国蜀汉文化流光溢彩,藏、羌、彝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巴蜀大地人文 荟萃、英才辈出,巴蜀自古多才俊,文翁治蜀文教敷,太白诗仙李白、宋代文豪苏轼、画坛巨擘 张大千、文坛英杰郭沫若等大批文人大师汇聚于此,孙中山先生曾感言“惟蜀有才,奇瑰磊落”。 作为地处巴蜀文化圈中心的高水平大学,在 115 年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植根巴蜀文明沃土,汲取蜀学文化精髓,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具有巴蜀特质、带有川大烙印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学校曾汇聚了郭沫若、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等一大批国学大师,他们对巴蜀古史传说、民族宗教、历史考古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其中,徐中舒先生撰写的《巴蜀文化初论》被誉为“巴蜀文化论著的里程碑”,冯汉骥先生开创了川西高原考古发掘研究的先河。目前,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巴蜀文化研究方面,学校拥有中 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宗教学等 12 个国家重点学科,为培养巴蜀文化研究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大关,获得国家及教育部社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13项,特别是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开创了巴蜀文化研究的新 局面;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参与了三星堆遗址、三峡古人类遗址等巴蜀考古重大成果的发掘,编撰出版了《中国道教史》、《儒藏》、《苏轼全集校注》等一大批巴蜀文化典籍。此外,学校博物馆馆藏4万余件极具巴蜀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历代书画、藏羌文物、石刻艺术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从事巴蜀文化研究的珍贵宝库。 大学不仅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思想文化创新的力量之源。今天,我们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高端文化论坛,汇聚了包括学术界、文化界以及新闻界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这一主题,广泛交流巴蜀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共同思考继承弘扬巴蜀优秀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创新举措。我们相信,此次论坛上各位专家及同仁们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启迪,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文学科、特别是巴蜀文化研究水平,必将有利于深入推进巴蜀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必将为 开创四川乃至全国巴蜀文化研究新局面,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文化记忆是由实物、遗迹、图书和口碑等方式实现的。 对实物、遗迹的考察和研究诞生了考古学;对图书和口碑的整理与研究则是文献学的任务。由于信息承载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决定了文献学成为历史研究中最古老,也是最系统的 学科之一。研究历史文化,在很长时间内的很大程度上,成了对历史文献或文化典籍的研究和整理,而文献典籍也成了历史文化繁荣与否的集中反映和突出标志。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其文献典籍必然丰富多彩而且数量庞大。换言之,一种文化是否发达,是否持久传承和永世隆昌,文献是否丰富也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历史悠久的中华先民,不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明。这些精神文明成果(也包括部分物质文明成就)都记录于以“经、史、子、集”为分类体系的数十万种图书资料中,它们是中华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灿烂宝库的主体内容,它们既永恒地记录了过去历史的辉煌,也将持久地点燃人类智慧,照亮着人们生生不息、进德修业的漫漫长路。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并持久繁荣,甚至中华民族是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不仅取决于对现代 科学技术的借鉴和运用,而且也取决于是否能对这些文献典籍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一国如此,一个地方也不例外。一方富庶,其文化必兴;而文化若兴,其文献必富。于是“故家乔木”、“文献旧邦”,就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专用名词。 巴蜀地区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摇篮。这里水土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号称“陆海”、“天府”,自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乐园。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孕育发展 的沃壤。岷峨毓秀,江汉炳灵,这里不仅有距今204万年的“巫山猿人”、旧石器晚期的“资阳人”,有大禹治水、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和巴王廪君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而且还有长江三峡古文化遗址群和成都平原古城文化遗址群等重大发现。不仅有世界上历时最久的 水利工程“都江堰”,人类最早利用天然气的“火井”,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等经济建设成 就;也有历史悠久、魅力横生的“巴蜀古文字”、“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青铜文明,还有首 创并主撰于巴蜀的集地理、志怪于一体的世界奇书《山海经》,这里还是政府首开学宫传播儒家“七经”从而形成历久弥新“蜀学”传统的地方,还是最早发明和运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之一,至今还保存着国内仅有年代最早的印刷品(同时也是世界上保存最早印刷品之一)《陀罗尼经咒》。巴蜀地区还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文化资源,哺育出一代又一代文化名贤和“蜀学”精英,有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等文学家,有扬雄、卫元嵩、赵蕤、李鼎祚、房审权、来知德等 《易》学家,有张栻、唐甄、刘沅等思想家,有洛下闳、王灼、秦九韶等科学家,有陈寿、常璩、 李焘、李心传等史学家,有魏了翁、虞集、杨慎、李调元等文献学家和博物学家,还有严君平、 郑子真、赵蕤、陈抟等大德隐士君子,有杨锐、刘光第、廖平、宋育仁等经学家和改良学者。此 外,还有李阳冰、文与可、苏轼等书画名家,有张道陵、张鲁、宗密、马祖道一、杜光庭等宗教 学者等等。他们都应时而生,卓然振起,以天下为己任,勇为天下创,创造了“文章冠天下”、“蜀学垂无穷”以及“易学在蜀”、“天数在蜀”、“宗教在蜀”、“史学在蜀”、“方术在蜀”等一个个文化奇观,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四川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献富省,历代学人的文化创造为我们留下了汗牛充栋、丰富多彩的 文献典籍。据不完全统计,巴蜀古代文献多达 5000 余种,现存者超过 3000 部。不仅数量庞大、内涵丰富,而且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大而言之,遍及经、史、子、集,举凡《四库全书总目》 经部 10 类、史部 15 类,类类齐全;子部 14 家、集部 4 家,家家咸有。举凡地理之沿革、政治 之兴替、经济之发展、文化之繁荣、军事之胜负、社会之变化、风俗之移易,以及思想之精妙、奇士之风雅、民族之风貌,无不应有尽有。 研究巴蜀上古史,有《山海经》、《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文献;研究秦统一后的四川历 史文化,则有《华阳国志》、《蜀梼杌》、《蜀中广记》、《蜀典》、《蜀故》、《蜀都碎事》等,其中特 别是《蜀中广记》收集文献相当丰富,内容十分广博。研究巴蜀的地理、风俗、物产等,则有《蜀水经》、《蜀水考》,历代所撰《总志》、《通志》以及各府州县志,甚至各种山川志(如《峨眉山 志》、《青城山志》、《嘉陵江志》等)和名人游记(如《入蜀记》、《吴船录》、《秦蜀驿程记》等); 如果要考察“蜀学”的发展史,既有《蜀学编》、《四川儒林文苑传》、《拟四川艺文志》等综合著 述,还有蜀学大家所撰的学术专著:在《易》学上有李鼎祚《周易集解》、苏轼《东坡易传》、来 知德《周易集注》、刘沅《周易恒解》等;史学上有陈寿之《三国志》、常璩之《华阳国志》、李 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朝野杂记》、李焘《续通鉴长编》;文学上有相如扬雄之辞赋、陈 子昂李白之诗歌,三苏父子之文章;科技上有冯鉴《续事始》、李石《续博物志》、唐慎微《证类 本草》、秦九韶《数书九章》;子学上则有严遵《道德指归》、苏辙《老子解》、唐甄《潜书》等; 术数则有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宗教则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李荣《老子解》、彭晓 《参同契注》、宗密《华严经疏》、释绍叟《五家正宗赞》、释性统《续灯正统》等;民族则有樊 绰《蛮书》、来保《平定金川方略》、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赵翼《平定两金川述略》、李心衡 《金川琐记》等,无不多姿多彩,应有尽有。 除内容丰富外,巴蜀文献还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扬雄《太玄》、《法言》,肇开拟圣 仿经之先河;常璩《华阳国志》,首成地方总志之典范;赵崇祚《花间集》、苏轼《东坡乐府》, 树立宋词婉约、豪放二派之风格;昝殷《经效产宝》、《食医心鉴》、陈士良《食性本草》、王灼《糖 霜谱》、唐慎微《证类本草》,始得妇科学、食疗学、制糖学、方剂学之先声。至于扬雄《方言》 之开方言研究新领域,李鼎祚《周易集解》首集汉易之大成,魏了翁《周易集义》首集宋易之精 义,杜大珪《琬琰集》之开碑传新史体,杨慎“古音”六书之创闢明代古音学途轨等等,皆是蜀 人树之风声、成其典范的,真是“大雅出巴蜀,文章焕星斗”!丰富多彩的巴蜀文献,既是巴蜀文化的主体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研究巴蜀文化 乃至中华文明,固应首当关注和整理这些巴蜀文献,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精华。而总结历代治蜀 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凸显和表彰历代巴蜀学人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创的原创精神和人文底 蕴,对重振巴蜀文化、发展巴蜀文明也不无借鉴意义。在实施“文化兴川、文化强国”战略的当代社会,在充分学习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似乎再也不能长 此地“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矣!目前,一项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批准、国家社 科基金委托的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为我们全面地调查巴蜀历史文献,系统地整理巴蜀精 品文献,科学地保护巴蜀善本文献,提供了很好机缘。做成、做实、做好这件事,是我们告慰于 巴蜀历代先贤,服务于巴蜀当代建设,嘉惠于巴蜀后代学人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 培根延脉固本推进文化强省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 章玉钧 巴蜀是“文化旧邦”,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巴蜀文化通史》多卷本里,有文献要览卷,这为编纂《巴蜀全书》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学术研究性的《巴蜀文化通史》共约 900 万字,而收 集和整理巴蜀历代文献的《巴蜀全书》,总字数将以亿计。这两个项目相互配套,相得益彰,面 世之后,对于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和谐四川尽可能发挥出立其大本、凝聚人心、导向助推的作用; 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尤其是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提供 翔实资料和学术见解的作用;对于巴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 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学术依据,起到启发思路、激发灵感、挖掘和利用潜在文化力的作用。 同时,这两项文化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变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状况,将会加 强文化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起到整合、团结、壮大老中青结合的社科研究队伍的作用。《巴蜀 文化通史》和《巴蜀全书》的编纂出版,将会缩小我们同地域文化研究走在前列的省市之间的明 显差距,提升我们对巴蜀文化研究、应用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加强蜀学研究,繁荣中华学术文化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胡昭曦 蜀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然而对蜀学全面系统展开研究的起步较迟,虽有收获,但还是初 步的。当前需要重点开展:一是梳理和弄清蜀学的源流、发展变化、内容、特点,包括个案的、 学派的、学统的、家族的,重要学者、重要著作;二是蜀学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的共生互动,与外 来文化的交汇融合;三是蜀学在中华学术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可先分别从断代的、阶段 性的、专题性的、学科专业性的或地区性的做起。 对一些重点问題,力争有所进展或突破,例如:(1)蜀学发展各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2)蜀学之源。如何结合文字资料,从宝墩古城、三星堆、金沙遗址等文化遗存中探究远古巴蜀的文 明根系(有学者认为:三星堆出土器物,表明古蜀人已有较高层次的原始宗教存在,寄寓着丰富 的精神信念和宗教观念,如鸟类崇拜、祖先崇拜与祭祀。金沙遗址出土器物,反映了古蜀人生殖崇拜、祭蛙求雨、月亮崇拜、对太阳与鸟的崇拜,以及以玉通神等宗教哲学思想),如何梳理、解读文献记载和已有研究论著等。(3)学术文化间的共生互动。如,秦并巴蜀后至秦统一上百年间,蜀中学术文化的本土成分及其“染秦化”的具体内容;秦汉时期蜀学与中原儒学的交融;北宋时期蜀学的构成及当时周敦颐、程颐学术思想在巴蜀地区的实际影响;蜀学中的儒道佛三家交汇及 其发展演变;近代蜀学中的中西学交融。(4)现当代蜀学状况等等。 神奇、神秘、神妙——巴蜀文化的特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谭继和 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妙的心灵世界,是巴蜀文化总的特征。 首先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入蜀“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赞叹巴蜀山水乃“宇宙 之绝观”。后人用“雄、险、幽、秀”四字来品评四川自然景观如神品一样的价值。“一盆”巴山 蜀水,“万卷”天府之国,显示出自然世界无边的神奇。 其次,对于巴蜀文化世界,杜甫以中原人的文化眼光,看到的山川是新的:“我行山川异, 忽在天一方”;看到的习俗是怪殊神秘的:“天路看殊俗,出入异中原”;看到的蜀人也很新奇:“但 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直到 19 世纪法国人古德尔孟进入四川,还认为巴蜀是“绝妙未经开发 的舞台”。在海内外人的眼光里,巴蜀文化世界是很神秘的。它有下列文化特征:一是“仙源在 蜀”、“道源在蜀”;二是“文宗在蜀”、“才女在蜀”;三是“易学在蜀”。 第三,心灵世界无尽的神妙,主要是指蜀人在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上有浪漫奇特、仰望星空、 富于梦幻的思维传统,从三星堆人的奇特想象,到李白、苏轼的豪放与梦幻,再到郭沫若的泛神 与浪漫,再到今天巴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一直在巴蜀传承,这也是学术上“蜀学”形 成重文学、重今文经学的特征和思维来源。 为何巴蜀地区休闲最盛?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蓝勇 这是与巴蜀的历史与环境相联系的。从历史上来看,四面临山的四川盆地,在传统冷兵器时 代,当中原战火不断时,从来都是一个中原逃避战火的安身地。相对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 展,汉代成都平原就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四川盆地,处东 亚大陆亚热带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书·地理志》称“民食稻 鱼,亡凶年忧”,故《华阳国志》称“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基 本生存容易,空闲时间充足,而相对闭塞的环境,信息相对稀少,自古就养成小乐即安、小富即 足的传统,生活节奏较慢。 物质生活同样反映到上层精神层面的特色。巴蜀学术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务实性、世俗化的特 征。从汉代画像砖石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多数为蜀人生活、生产的场面,宴饮、歌舞、厨作、农 作、出行的场面最为丰富,而北方地区画像砖石则多以歌颂帝王将相的礼教、政德为主要内容。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佛教石刻的世俗化在全中国独一无二,以重庆大足石刻的内容和形式最为明 显,与北方龙门、云冈石刻中刻板地传扬佛学威严大相径庭。 巴蜀文化区的“水库效应”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 林向 巴蜀文化区所处四川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1)资源丰裕,气候宜人,为古代各 种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经济类型的人们在此生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四周 高山屏障,内部江河丘陵交错,易守难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发展。(3)地理位置有利于古代交通, 东出三峡俯临江汉吴越,西接“藏彝走廊”连通中亚南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是诗人的 抒情,“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才是太史公亲见的实情。 因此,它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犹如一座水库,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的“水库效应”。当外界有战乱变故,这里就 成为“避难所”、时机成熟时逐鹿中原的“根据地”、开拓西南边疆的“前哨基地”。这种“水库 效应”在不同历史时期四川地区五次大移民浪潮中﹙秦汉、两晋、五代、明清、抗日战爭﹚更见明显,而在其文明化的源头也有所体现。巴蜀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提供了证据。 让巴蜀文化进入创意经济之中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万本根 通观巴蜀文化发展史,巴蜀文化的特征,似可概括为:一是海纳百川,具有包容性、兼容性,恰如海绵体一样;二是敢为天下先,具有创意创新性;三是辐射性。在古代,表现这种兼容与辐 射作用的核心地区集中在成都。在汉代,成都是全国六大都市之中唯一的一个南方都市、唯一的一个长江流域都市。这以后,成都这种区域中心作用一直未改变。无怪乎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成 都,西南大都会也”。西南大都会,就是中国大西南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到今天——21世纪,时代赋予我们巨大的使命。时不我待,祖国、民族、时代要求我们,决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而必须抓紧巴蜀文化与巴蜀地区经济相结合,把巴蜀文化渗透融合到巴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巴蜀地区打造成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双翼齐飞的魅力区域,打造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上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