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思是自己为人处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完成君主的使命,就可以叫做士了,把有耻作为做一个士的条件。耻,羞耻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够使人“有耻且格”,有羞耻心而自觉走上正道,从而使社会走上正道。这都是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方面说明耻的重要。落实到对个人的要求,就是行己有耻。 羞耻心就是有道德的是非善恶观念,以不道德的言行为耻。有羞耻心,他心里就有了言行的底线,在他做了有违道德的事的时候就会于心不安;他就会自律,有所不为,自觉不做不道德的事和会招人瞧不起的事。有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不可救药。所以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耻矣。”有耻是做人的基点,无耻是最大的耻辱。 最近报载,某高校学生,中学时代一直是三好学生,大学三年级却因为偷窃成了罪犯。他说:“原本也很恨小偷,可是眼见别的同学手机、钱、女朋友啥都有,心里很不平衡”,于是“不想当好孩子了”,走上了偷窃的道路。他中学时恨小偷,还是有羞耻心的。可是后来他“不想当好孩子了”,不再以偷窃为耻,这就撤除了道德的防线,走上了邪路。他的堕落,关键是在他丢掉了羞耻心。 个人的去恶向善,有赖于羞耻心的培养;社会公德的维持,也有赖于知耻之风的养成。随地吐痰,不守秩序,乱扔废物,践踏草地等等陋习所以成为痼疾,久治不愈,就在于人们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不以为耻。单纯依靠行政规章,违规重罚,人们在严格管理和重罚之下,可能会有所收敛,但如果没有羞耻心,不以为耻,也只能见效于一时一地,不能持久,也不能普遍;更可能会罚不胜罚。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提倡行己有耻,在全社会形成讲公德光荣,不讲公德可耻的风气。使守公德的善行受到普遍赞誉,人人学习;违背公德的劣行受到普遍谴责,人人喊打。正气伸张,邪气受阻。这样,把行政管理建立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基础之上;依靠社会风气和舆论的强大影响,促使人们行己有耻,自觉遵守公德;行政管理与道德建设,社会的知耻之风和个人的行己有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庶几可以去除陋习,真正养成文明习俗。所以,提倡行己有耻,养成知耻之风,实在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一件重要的大事。 2003年10月9日 2003年10月20日 2003年12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