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李白文化李白精神及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李白文化传承的一面旗
    ——专家学者眼中的李白文化李白精神及其传承
    
    江油市李白故居陇西院
    
    当我们呀呀学语时,父母或长辈便教会我们诸如“床前明月光”这样浅显易懂的诗句,而这样的诗句成为我们对李白终身难忘的印记,被时时唤起。纵情快意的李白以无与伦比的诗歌影响了后世,其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对其研究和升华也从未停止。
    四川省江油市作为李白故里,一直坚持李白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交流平台促成了一大批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的研究成果。4年多前的汶川大地震扰袭并一度中断了这样的传统。
    8月9日至10日,本报与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李白文化论坛”在江油市举行。56位李白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就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白诗歌的现代哲学透视、李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论坛重新建立了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的研究交流平台,形成李白文化和李白精神传承弘扬的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李白以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世人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明仁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记载着人类的文明,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江油这块沃土,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其中李白诗仙英名流芳百世。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高峰,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其歌形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穿越千年时空阅读他的诗句仍赏心悦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苍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人生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傲不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磅礴大气。这些诗句,都给人以想象和希望。
    加强对李白诗歌的文化研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全民族文明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李白文化论坛是全国各大传统文化学术团体和研究李白文化的专业人士交流对话、切磋研讨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各位专家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又可为四川的文化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绵阳市委副书记 张锦明
    李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了世人,也对当代文学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华儿女;他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盛唐浪漫主义诗风;他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永远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汲取李白文化的精髓。
    长期以来,李白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研究史》、《李白研究论丛》、《李白与地域文化》等各类研究著述相继出版,为学术界共同发展和繁荣李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李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应加强文教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成果转化,建立李白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产业链,形成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建设开发—产业化经营的运作链条。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 薛天纬
    人性是贯穿人类历史的最本质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实际就是人性(或称人类本性)逐渐实现的过程。
    盛世往往出现绝世之才,绝世之才是盛世的产物,又是盛世的标志。大唐盛世的绝世之才,就是诗人李白。李白是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张扬人性的一面旗帜。
    人性在李白身上体现在:对人生作为的强烈渴求。作为个体的人,要施展其才能抱负,要谋求事业的发展与成功,从而在社会群体中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李白具有诗人意识和功业意识。诗人意识体现在诗歌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功业意识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的人生第一要义,是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在以帝王为中心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因此,除了诗人意识,李白还有极其强烈的功业意识,后者在他的人生天平上占有很大的分量。
    关于李白与我们,李长之在《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说:“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但也有人说,“就质论,他其实是和一般人的要求无殊的,就量论,一般人却不如他要求得那样强大。”普通人比较现实、比较平凡、甚至平庸;而李白总是追求“理想化”和“最大化”。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葛景春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两大传统,即以《诗经》为代表的质朴写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到了唐代,先后出现了充满热情理想的浪漫文化思潮和直面社会人生的现实文化思潮。这两个文化思潮的潮头人物,就是李白和杜甫。我们研究唐文化,就绕不开对这两位诗人的研究,要结合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和整合他们的思想。
    李白心怀“安社稷”、“济苍生”的伟大志向,杜甫则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壮志,但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李白既追求功业和理想,又有不屈服于权势的人格独立精神。而杜甫却继承发扬的是先秦儒士的儒家正统思想,遵循儒家君臣之道。
    大唐文化精神分为前期和后期。李白代表前期的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而安史之乱后由多元归于一统的文化精神是由杜甫开其端的。李白倾向兼蓄百家,取其善者而并用之;而杜甫更倾向于独守儒家。
    李白代表的是朝气蓬勃、乐观自信的少年精神,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勇往直前的精神。杜甫代表的是饱经忧患的成年精神,少年老成,其诗也以老成为目标,充满忧患意识。
    李白的诗歌虽然不能以系统的哲理思辨来表现,但是却充满了哲理的悟性,闪耀着哲理思想的智慧。杜甫具有儒家思想敦行实践的特点,他不是一个儒学的理论家,但他却具备对儒学躬行实践的美德。
    总之,李白和杜甫,他们一个功在承前,一个功在启后;一个善于总结,一个善于开新。李杜二人影响中国诗坛一千多年,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也给我们诸多启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新时代里继续传承发扬。
    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 胡门祥
    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李白主张人际和谐,强调平交王侯,以情交友及家庭和睦;主张社会和谐,强调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政治清明、关照民生;主张生态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融合统一。
    我认为,可以从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方面来论述李白的和谐思想,其对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李白强调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性,主张在尊重个体、尊崇个性的基础上,建立和维系一种平等、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衷共济、融合共生。其次,李白胸怀宏阔的功业抱负,渴望“济苍生,安社稷”。李白想要构建一个安定、统一的国家,塑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再次,李白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并与自然融合统一。总之,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为倡导和谐理念,鼓舞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理论借鉴;在优化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白诗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新重点
    
    “李白文化论坛”会场
    西北大学教授 阎 琦
    目前各地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共选录了李白诗文39篇,这个数量居基础语文教材选录同一作家作品之首。这充分说明基础教材编者将李白诗作看成是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典范诗歌作品。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
    李白生活于唐朝最为强盛的开元天宝年间,他一生积极向上、顽强不屈追求理想,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反映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学习李白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激励学生为理想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是培养学生人格心灵的最好篇章。同时,李白诗歌音韵和谐优美、语言流利晓畅、形象丰富生动、感情激昂饱满、境界雄浑开阔、想象新颖奇异,是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中小学教材大量选入李白诗歌,正是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力的极大肯定。
    重庆三峡学院教授 康怀远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李白亲和自然的人生总结。无论是得江山之助的亲和之兴,还是以自然为宗的独坐之趣,亦或是无江海而闲的丧我之心,其好入名山游的生态学意蕴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诗人及其诗文本身。生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地球,从生态学的角度解读李白亲和自然的诗文,不啻是一剂“清热解毒”的良药。
    李白一生热爱自然、亲和自然、回归自然,具有通过回归自然和拥抱自然来过滤自己灵魂的可持守的哲学精神。一是李白的足迹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遍于大半个中国,这对铸就李白亲和自然以使主体生命与浑茫宇宙结为一体的坦荡性格产生了重要作用,并进而创作出为数众多、卓尔不群的山水诗歌;另一方面,也为他得江山之助、借景抒情,以山川美景兴发豪情奠定了人生基础。二是李白的诗歌是“以自然为宗”的。诗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与诗品相对应,李白的人品或人格便是亲和自然。他所张扬的文化人格精神,深深地烙印着中国宇宙哲学、人生哲学的和谐意趣。三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对庄学“无江海而闲”进行了诗意表达,深化了庄学的“无江海而闲”的哲学意趣。我们面对工业化大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应该像李白那样从心灵深处体味享受山水风光的乐趣,在感戴宇宙恩赐的大千世界中提升人生品位,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谦卑地接受地球的馈赠,谨慎地给地球以呵护。
    西昌学院副校长 景志明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巨大,而在二十世纪的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者,应该是“诗人政治家”或“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了。毛泽东曾说:“我最喜欢李白。”
    毛泽东评价“李白有道士气”,“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延续到毛泽东身上,这一点,不仅从毛泽东日常生活中对李白诗的圈阅、抄写、吟诵、背诵、引用、编选、评价等行为中流露出来,而且还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表现出来。毛泽东诗歌创作中完成了对李白的继承和超越。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李白以其诗文吞吐着后世难以企及的盛唐之音,为时人及后人尊奉且崇拜。李白诗文为何有如此超越时空的魅力?这与李白独特的文化心理有直接关联。李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隐逸为主,又不舍进取的文化心理,在其诗歌中打下明显而复杂的烙印,“进”、“退”皆有所据。
    尚空谈玄的佛、道思想在唐代社会文化思想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李白自然会受其影响,隐逸意趣成其最重要的生命底色。同时,李白生来即处于唐朝这样高扬进取的时代,受其影响是必然的。所以,李白一生以命世之才自居,以布衣笑傲王侯,积极进取,希图一展胸襟,施展抱负,这成了李白文化精神中又一突出的主调。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李白其人其诗反映出超凡脱俗的品格,诗歌中蕴藏着极高的内在价值,对其研究始终是热点。李白文学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也较深入,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从现有李白研究成果看,在李白文化研究方面,目前仅做了些基础工作,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李白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李白精神文化研究、李白物质文化研究和李白制度文化研究。李白精神文化研究,重点要放在什么是李白文化,李白文化传承的意义、内核,李白成长的文化环境、故事、剑术等方面;李白物质文化研究,江油市可完善读书台景点、青莲镇建筑风格以及建造大匡山景点等;李白制度文化研究,包括做好李白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研究。
    李白文化是旅游文化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江油市李白故里太白碑林景区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刘 伟
    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1200多年前,李白从江油出发,仗剑吟诗走天涯,成为影响中外的一代文学巨匠。李白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精神遗产,江油也留下了诸多有关李白的历史遗迹。多年来,江油市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李白文化,建设了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规划修复了李白故居、太白祠,对李白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保护,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李白研究机构,先后举办了多次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最具规模的李白文化体系。
    李白文化是江油市经济发展、文化勃兴的强大推动力。江油市应紧抓李白文化不放,把李白文化作为做大做强江油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李白故居和李白纪念馆的后续建设,加强整体营销,以此推动江油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绵阳师范学院讲师 郭名华
    近年来曾发生过“李白故里”之争。对这一文化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文化乱象有必要受到理性控制,在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地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播。
    弘扬李白文化,传承李白诗词,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文化责任。“李白故里”在江油是一个历史事实。不尊重历史、以讹传讹、亵渎文化遗产,是不被允许的。
    作为李白故里,江油市应切实做好李白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在开发李白文化资源时,应把文化目的和经济目的结合起来,让李白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绵阳师范学院教授 蒋 志
    李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名人,是世界文坛上最受崇敬的伟大诗人之一。李白诗歌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因此,在李白故里建设李白文化产业带,具有世界意义,将吸引全世界的游人。我就建立李白文化产业带提出初步设想:
    一是江油应以李白纪念馆和青莲李白故居作为李白文化旅游的核心;二是应结合太平场旧城改造,将李白文化融合进改造后的城区;三是在李白文化产业带中应当建立起李白文化旅游商品或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四是在李白文化产业带中应当包括李白诗歌音乐及表演艺术业、视觉艺术业、数字内容(包括网络文化)、动漫及游戏业等;五是李白文化产业带应当是传承和展示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可恢复民俗活动,发展节庆经济;六是应加速对江油的李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同时,建设李白文化产业带应注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宣传,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发展”的模式推进文化产业带建设等。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 毛晓红
    李白游踪所至,皆是诗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旅游资源。故乡江油的山山水水孕育和培养了诗人豪放飘逸的绝妙诗才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伟大精神,具有尤为优越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这是江油李白文化旅游体验经济最佳的切入点。
    我认为,拥有丰富李白文化旅游资源的江油应该把丰厚的文化家底变成一张张扬名国际的文化名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应该为李白文化遗产注入更深刻的内涵,提升李白文化资源的品牌价值,通过消费的方式让他们被记住,并且广为传播,打造集文化生态体验游、修学体验游、科考体验游、节庆体验游、文化纪念品购买体验游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游、食、住、行、购、娱为一体的李白文化体验游产业链。
    本版图片均为訚纬韬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