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5月27-30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举行。来自日本、港、澳、台及20多个省份的专家学者及全国儒学社团负责人200余人齐聚龙城太原,在三晋大地考察交流、研讨论道,共商当代儒学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大计。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陈来教授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为题作了学术报告。现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陈来教授 大家好!我讲的题目是《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近代历史学家曾就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特征探讨过三个问题。第一,地域辽阔,人口繁盛,先民何以开拓至此?第二,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至此?第三,历史长久,连绵不断,何以延续至此?历史学家说,从这三个特征来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力量是什么?近代历史文化学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回答,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它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担当起中华民族生命发展的重要责任。 我讲几个问题,第一,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识。其中的核心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互为一体,离开了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中华文化,同样,离开了中华文化也就谈不上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就是文化精神。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称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称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放到世界文明史中来看,中华民族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行程。其长期演化的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了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同时,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又包含了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精神价值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身上担当着让中华民族发展的责任,就必须保持它的生命营养,发扬它的精神信念。 弘扬中华文化是持守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延续民族精神血脉的根本途径,只有牢牢站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立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我接着回答第二点,中华文化对当代中国的价值。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是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明确肯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不是外在于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东西,而是中华文化自身发明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承接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自觉的理解这种关系,自觉的以中华文化为学习历史的源头。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充沛的资源养分, 充分吸收中华文化的营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更好的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建设过程,对中华文化有多方面的需求,首要的一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与巩固。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中华文化是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的根本来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与情感,有了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才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才有了民族凝聚力量的基础。中华文化一贯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群体高于个人的价值观,倡导人民以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目标为目标,中华民族才能团结在一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 第二,是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建设。中国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德化人,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套道德文化的完整体系。中国在历史上号称礼仪之邦,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传承发展道德文化体系,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和主体,中华文化的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系。不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美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就没有基础,就不能形成当代中国的共同价值观。 第三,是吸取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中国历史悠久,记载历史的典籍非常丰富,其中不乏总结历史经验的史学著作。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十分重视现实世界及历史发展,重视从历史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形成正确的治国理念。中华民族历久发展至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理政的借鉴。今天,我们面临着治国理政的实际要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复杂,但中华文化积累的经验之谈,在许多方面对今天更有重要的启示。特别是许多思想理念,如“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等,都可以与现代衔接,而且仍然具有引领的意义。 总之,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传承发展不仅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应承担的天然使命,也同时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这里对中华文化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多说两句。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社会价值观严重迷失、道德水平下降、腐败问题突出等现象,重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任务刻不容缓。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以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恕中和为中心稳定形成了一套价值体系,支配和影响了中国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与政策施行,支撑了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主导了人民的行为活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心灵的向善向上。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亦即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息奋斗的发展和这一套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这些价值也构成了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基本属性。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力,无不来自这些价值及其实践,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志士仁人的奋斗都是这些价值的充分体现。这些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既与古代社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思想文化传承的时候注意创新,以适合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的建立不能割断历史,也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在稳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以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来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因应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 我讲第三点,中华文化对世界面临难题的启示。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生命发展具有重要性,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以及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使得冲突日趋紧张,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很明显,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从而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从文明的角度说,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一,数千年连续发展、博大精深,支撑了中华民族在广大的地域上的众多人口,以高度成熟的文明发育,可持续地在亚洲大地发展壮大,并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它的文明积累和智慧不仅在过去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必能为当今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就是这样的中国方案。因此,我们只有全面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丰富经验,深入探寻中华文明的实践智慧,认真体会中华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文明的自觉,才有可能真正提出面对人类难题的中国方案。这里的中国是以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积累为依托,离开了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发展,就不可能提出这样的中国方案。所谓文化的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来自中华文明赋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以此处理复杂事变的能力,这是支撑一个大文明数千年发展的内在力量。传承发展伟大的中华文明,用中华文明的智慧去和世界人民一起面对时代的挑战,才能获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智慧,让中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旧邦”就是有古老文化历史的国家,“新命”就是其生命不断更新发展。让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