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论语》与管理(中)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价值中国 邵雨 小慧辑 参加讨论

    ◎修己——自我管理
    中国式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要做到修己,就必须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这一概念由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他认为自我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管理者能够控制自己的绩效。自我管理者总是会追求最佳的表现,致力于更高的绩效目标以及更宏伟的愿景和梦想。
    顾名思义,自我管理是对自我的管理,要使一个人主动对自身进行管理并不容易,必须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动机。——当一个人进行自我管理时,他能够获得什么?在彼得·德鲁克的概念中,自我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获得更大的价值。同样如此,孔子也认为唯有通过自我管理,管理者才可以提升道德修养,才可以成为“安人”“安百姓”的圣贤。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系统而完善的“修己”方案,这一方案正是中国式的自我管理体系。
    首先,孔子认为修己的根本在于学习。我始终认为在《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不是“仁”,也不是“礼”,更不是“德”,而是“学”。尽管“学”所出现的次数(64次)远远不如“仁”(109次),但是,孔子始终在强调一个概念:没有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都无法把握。可以说,学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
    其次,自省是修己的一个重要方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看见贤人便想着如何与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便反省自己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毛病。做到这一点,可谓做到了自省的极致了。同时,孔子还强调一个人只有做到扪心自问而问心无愧,才是真正的仁人君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2.4)曾参传承了老师自省这一修己方式:“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1.4)每天都会从三个方面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省: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违背诚信?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有没有以身实践?通过一日三省,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错误,从而可以进行及时更正。
    再次,克己也是修己非常关键的部分。克己是指克制一己私欲,孔子认为私欲是为仁的主要障碍,只有克服了私欲,才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克己抱以很大的期望,甚至认为一旦人们做到克己复礼,可使“天下归仁焉”。克己的效用是明显的:管理者克服了一己私欲之后,在管理过程之中便可以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和利益,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在孔子看来,改过也是一种修己的方式。有错必改,知错能改是孔子所赞赏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他是无法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其实。是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犯下错误之后所采取的方法,有些人知错就改,有些人却明知错误也不思悔改。孔子一直教育弟子们“过则勿惮改”,而他担忧的也是有错而不能改正,“不善不能改,是吾所忧也。”一旦有人指出他的缺点,他会认为这是一件幸运的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0)真可谓闻过则喜。
    第五,孔子强调修己的标准,没有标准,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也就失去了评估修养的依据和准则。孔子针对一个人的行为制定了多种标准,“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1)这九思之中除“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外,其余都为标准。他将努力达到这些标准称作为“思”,“思”也是修己的重要方式
    学习、自省、克己、改过、思,等等,都是用以提升自我修养不可缺少的方式。如果说中国式管理中也存在着自我管理,那么,它们便是最重要的元素。
    ◎安人——管理他人
    修己是为了安人,安人是目的,修己是基础。当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修养,可以担任管理者时,他需要掌握安人的方式和技能,也就是如何管理他人。
    在《论语》中,安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1)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治理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被其它的星辰所围绕。管理者掌握了“德”,就会成为一切的中心。同时,“德治”还可以使人们具备羞耻心,并且走上正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一句话,中国式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而安人的根本则是“德”。
    安人的根本是“德”,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围绕《论语》寻找“德”的构成,当然,更重要的是“德治”体系的构成。
    “德”的范围很宽广,仁、义、礼、信、忠、孝等全都属于“德”的范畴,因此,不太容易明确界定。
    关于“德治”,我们却可以从以下这些观点中可窥一斑: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19)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
    “先之,劳之。”(13.1)
    ……
    仔细分析这些观点时,你会发现它们传达出了这样一个特点:尽管“德治”的目的是为了管理他人,是为了安人,但是几乎所有的要求都是针对管理者的,而非被管理者。“敬事”,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心,做事要严肃认真;“信”,指管理者要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节用”,指俭朴;“爱人”,管理者要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举直”“举善”都是指要任用贤人、能人;“正”,管理者自身首先要恪守正道;“先之”,指管理者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正是中国式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先修养自身,再要求他人。
    根据《论语》中散布的观点,“德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爱;
    二、忠信;
    三、任贤;
    四、负责;
    五、中庸;
    六、教育。
    修己安人是中国式管理的本质,也是《论语》最核心的概念,无论是仁、义、礼、信、孝,还是忠、勇、智等,一切都是围绕着修己安人这一核心展开的。要做到修己安人,最为根本的则是学,一个人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就根本谈不上仁、义、礼、智、信。或许这世上有“生而知之”的人,但是,这类人毕竟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包括孔子在内都必须通过“学而知之”。
    修己安人是《论语》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管理的目标和根本。探讨《论语》与管理,事实上便是探究修己安人(抑或是内圣外王)的管理大道。
    第三节正名——中国式管理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围绕《论语》讨论一下中国式管理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管理?答案很简单,四个字:礼乐败坏。在孔子看来,礼乐败坏是导致社会混乱无序的根本原因,所谓“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一旦人民不知所措,那么,混乱必定产生。因此,孔子希望能够恢复礼乐,“拨乱世而反之正”。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便是正名。
    ◎为何需要正名?
    《论语·子路篇》云: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说:“一定是纠正各种名分。”这令子路无法理解,不敬之辞竟然脱口而出:“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你迂腐了,为什么要去纠正名分?”孔子似乎也有些生气了,说:“真粗鲁啊,子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应该保持沉默。”接着孔子讲述了“正名”的重要性:“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不能顺理成章,做事就很难成功。事情做不成功,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无法兴盛,就会导致刑罚不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纠正了名分就可以说得顺理成章,说得顺理成章则一定可以行得通。”说完之后,孔子对子路的无理冲撞根耿耿于怀,批评道:“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正名”的看法。“正名”便是“纠正名分”,为什么需要纠正名分?因为当时很多人不按名分办事,天子观赏的舞蹈,大夫却私自在自家的庭院里表演,天子祭祀时演唱的诗,大夫们祭祀时私自演唱,这类事层出不穷。孔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他将“正名”视为“为政”的首要工作。
    当然,最根本的是“正不名”必然会导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和“民无所措手足”,一旦如此,天下何以天平?人民何以安身?“修己安人”与“内圣外王”便成了一句空话。
    ◎“正名”“正”什么?
    “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应该“正”什么?
    我认为主要“正”两个方面:一、正名分;二、正责任。这两者是管理的基础,名分不正必然会导致职务不清晰,职务不清晰,就会导致“言不顺”。责任不正则会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