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经营为何需要哲学——稻盛和夫在北大讲演稿全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晋儒学会驻京办 稻盛和夫讲;曹岫 参加讨论

         
    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稻盛和夫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讲演稿
    (2009年6月10日·曹岫云·宏钧整理
    (一)自我简介
    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经营为何需要哲学”。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大学的专业是无机化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古都京都的一家电瓷瓶制造公司,当一名技术员。后来在几位友人的支持下,于1959年,也就是在我27岁的时候,在京都创立了一家生产新型精密陶瓷的“京都陶瓷”公司。
    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我开发的新型陶瓷材料深受业界欢迎,京瓷也努力将这种材料应用于各种领域。
    创业以来的50年里,“京瓷”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开发了各色各样的产品,从各种精密陶瓷元器件到太阳能电池、医用材料,以至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终端产品,京瓷已经成长为日本代表性的制造型企业之一。在中国,“京瓷”已在上海、东莞市石龙镇以及天津建立了制造基地,生产电子零部件、打印机、复印机和太阳能电池。
    另外,在日本还有一家同样也是由我创办的KDDI公司,京瓷是其第一大股东,KDDI从事长途电话和移动通信业务。KDDI公司在通信行业的新准入企业中位居首位,现在已成为日本国内第二大通信运营商。
    除此之外,京瓷还有宾馆以及从事电脑系统服务等等的企业群。从材料到零部件、元器件,从机器设备的制造到通信、服务,像这样业务涉及整条产业链、业务领域又如此广泛的企业,我想在全球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我创建的企业集团2009年3月期的年度合并销售额达到约4万6000亿日元,税前利润约5000亿日元。
    在日本中小、中坚企业之中,有很多经营者想要学习我的经营思想。因此,从1983年起我就义务传授我的经营哲学,并以“盛和塾”这种经营塾的形式在全国展开。
    “盛和塾”以日本国内为主,现在在全世界已经发展到60家,塾生超过了5500名。另外,在中国我也受到了邀请,在无锡开设了“盛和塾”。
    (二)感想和期望
    我经常有机会访问中国,而且每次访问都发现中国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充满着活力,让我大为惊叹。
    同时,看到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使我想起经历了二战的毁灭性打击之后复苏的日本,克服了战后的贫穷和混乱、全体国民团结一心朝着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向勇往直前的景象。
    二战后的日本,在自由竞争中出现的许多企业,互相切磋琢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每一个国民都满怀着对富裕生活的渴望,拼命工作。结果,在二战后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工业大国。
    虽然日本国民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裕,但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日本企业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国民生活和地球环境,因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弊病。
    公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战后20年时,产业活动所引起的公害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忽视自然环境,只顾追求企业利益的产业活动,使山清水秀的日本列岛变成了污滩。河川和大海被污染,连鱼虾都无法栖身,工厂周围的上空,被工业废气所笼罩。
    公害问题一时成了威胁日本国民生存的社会问题,通过官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然而,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风气,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膨胀。国民渴望富裕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们一味追逐个人的私利。结果,经营者和国民染上了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庸俗习气,片面追求物质富裕的欲望导致了精神上的贫困。
    正是这样的世风才产生了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在这样的风潮中,不仅经营者,就连普通市民,也热衷于对股票和房地产的投资,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膨胀而得意忘形,甚至有人还傲慢地说,日本人的资产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
    这样的狂妄和贪婪不断蔓延,最后以经济界、政治家、官僚等相继贪污及丑闻等形式一举爆发了出来。
    然而,泡沫经济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理所当然地破灭了。结果,日本经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通货紧缩,从此就是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陷入了长期萧条的痛苦之中。
    另外,从去年开始,由美国的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风暴吹遍了全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至今它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实体经济,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其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我认为,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本身的问题。
    然而,初始的资本主义,并不只是将人类的欲望作为动力的。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诞生于基督教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严格的新教社会。也就是说,初期资本主义的推进者们都是虔诚的新教徒。
    著名的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伟伯认为,他们贯彻基督所提倡的“邻人爱”,尊崇劳动,生活尽量俭朴,他们的基本信条是将产业活动所得的利润用于社会发展。
    同时,企业必须以任何人看来都是正确的、光明正大的方法去追求利润,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贡献于社会福利。就是说“为社会,为世人”,才是那些新教徒的、也就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
    在距今约300年以前,商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位名叫石田梅岩的思想家。
    他认为“在商业活动中追求利润并不是罪恶,但行商必须正直,决不可欺诈,决不能有卑劣的行为”,他强调行商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另外,他还说,经商必须要做到“人我双赢”。
    就是说,在日本资本主义的萌芽期,“企业应该追求社会正义,企业人应具有高尚的伦理观”这个基本思想是相当普及的。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初期的资本主义被理解为是一个“为社会做好事的系统”。其推进者们力求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社会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伦理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原动力的伦理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而逐渐被淡漠。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者的人生目标逐渐堕落到“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主义。制约人的内心的伦理规范的丧失,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趋向堕落。
    尤其是日本,因为缺乏像欧美各国那样的基督教的社会背景,二战以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富裕,而对道德、伦理以及社会正义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人们虽然获得了经济上的富裕,但是社会却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本意,陷入颓废。
    资本主义的本意决不是只要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具备了严格的精神规范, 资本主义才有可能正常地发挥它的功能。
    特别是经济界,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经营者本身,必须重新认识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这一层面的重要性,确立从任何人看来都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并以此严格自律。
    观察中国的情况,贵国在坚持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引进市场经济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营者们以类似于资本主义一样的自由度,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的繁荣举世瞩目。
    正如象征资本主义的“美国梦”一样,如今理想中的“中国梦”在商业、制造业等领域也层出不穷。谁都有成功的机会,受到周围实际成功者的刺激,“自己也要成功”,抱有这种进取心的人正在中国大量涌现。人民的热情,人民的能量正在推动中国蓬勃发展。
    如果今后贵国国民能继续维持这种高涨的热情,贵国的经济能以现有的速度持续发展,那么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为此,我希望中国的经营者们,不仅应该学习欧美各国和日本最新的经营技巧,还要学习“不只为自己,也为社会追求利润”这样一种基本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包含在前面所提及的资本主义的“原点”之中。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重蹈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覆辙,经济就无法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同时, 应该通过倡导这种高尚的哲学,使正义、公平、公正的观念渗透到整个社会,在国民中提升“谦虚”、“关爱”等重要的意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 中国将会成为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国家,全体国民都能切实地感受到幸福。
    (三)经营哲学
    这种哲学和思维方式对集体和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深切的体验。下面我就将这种体验告诉大家。
    在27岁时我创立了“京瓷”。那么年轻自然没有经营的经验,同时因为是技术出身,所以经济知识和企业会计更是一窍不通。然而,既然当了经营者, 既然开展了事业,就必须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
    虽说是一个只有28名员工的小公司,但是“这件事怎么办”、“那件事如何做”,许多事情都需要我做出决策。虽然没有经营知识和经验,但作为经营者,就必须对部下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然而,应该以什么作为判断的基准,对此我感到非常苦恼。
    当时,公司非常弱小,只要自己的判断出现一次失误,公司就有可能一蹶不振。一想到此,我就因担心而连日夜不能寐。左思右想, 烦恼之余,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因为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所以就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也就是说,我把作为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善还是恶作为经营的判断基准。
    “正还是邪”、“善还是恶”,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律。而且从中引伸出来的正义、公正、公平、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等,这些都是从孩童时代起,父母、老师教导我们的、最朴实的伦理观。
    如果用这些伦理规范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我觉得自己能够理解,能够掌握。于是,我就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来处理“京瓷”经营中的各种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依靠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律来开展经营,京瓷才能获得现有的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思想不是出于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因此能够获取员工的共鸣,员工们从内心理解并接受。所以创业之初,尽管公司规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明天会怎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就能够为了公司的发展而自觉地、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
    而且,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依然如此。
    无论是进军海外,还是涉足不同的行业领域,甚至是收购企业,京瓷都揭示这种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遍布全球的所有京瓷工厂和事务所的员工们都共有这种哲学,并在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践这种哲学。
    很多人评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有先进的技术,是因为“京瓷”赶上了潮流。但我认为决非如此。我认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经营判断的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 ,更不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个人,何谓正确” ,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因而它具备了普遍性,就能够与全体员工所共有。我认为京瓷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
    为了便于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或哲学是何等的重要,我想出了一个“人生方程式”。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这个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我自己长期以来,就是根据这个方程式做事的。并且觉得只有用这个方程式才能解释自己的人生和“京瓷”公司的发展。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境不富裕。年轻的时候,初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以及后来的就职考试都曾屡遭失败。
    有没有一种好办法,能够让像我这样屡遭挫折,并且只具备中等才智的人,也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绩呢? 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得出的就是这个方程式。
    表示人生结果或者工作成果的该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要素,其中的“能力”也许是先天性的,包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智力、运动神经,以及健康等。
    可以称为天赋的这个“能力”,每个人都不同,如果用分数来表示的话,可以计为从0到100分。
    在这个“能力”上乘以“热情”。这个“热情”也可以称为“努力”。“努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从没有干劲、没有雄心、没有活力的懒汉,到对工作和人生充满燃烧般的热忱、拼命努力的模范,也可以从0到100来打分。
    不过,这个“热情”与“能力”不同,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因此,我总是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 “热情”这个要素,从创建“京瓷”开始一直到今天,始终坚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首先,这个“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非常重要。很多人都自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在企业界,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所以普通程度的努力没有意义,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否则就无法在严酷的竞争中立足。
    而且这种努力不是一时的,而必须是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周围人总劝我说“你这么干,总有一天会倒下”,但是我从创业以来,一直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如果拿马拉松做比喻,就好比把42.195公里的路程,按照短跑方式全力跑完一样。这样的事情谁都认为不可能,但我们“京瓷”却自始至终全速前进。尽管在陶瓷领域我们属于后起的企业,但不知不觉中那些有历史的、先行起跑的企业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一口气超越了他们。现在京瓷已经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精密陶瓷制造商。这就是“热情”,也就是“努力”所带来的成果。
    这里的“能力”和“热情”我们用分数来表示。
    比如说,某人很健康、很聪明,“能力”可打90分。但是,这个有90分能力的人过分自信而不肯努力,其“热情”只有30分。于是,90分的能力乘上30分的热情,该人的分数只有2,700分。
    另一个人认为“自己只略胜于普通人,能力只不过60分左右,但正因为没有突出的才能,所以才必须拼命努力”,于是他激励自己发愤努力,其“热情”为90分。于是,60乘上90则是5,400分,这比前面那位有能力的懒人的2,700分要高出一倍。
    就是说,即使是只具备普通能力的人,只要他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取得很大的成果。
    同时,这个方程式最重要的是:在上述“能力”和“热情”的乘积之上,再要乘上“思维方式”这一要素。而且刚才说的“能力”和“热情”是从0到100分,而“思维方式”则从坏到好,有从负100分到正100分这么大的幅度。
    例如,不辞辛劳,愿为他人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挚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这样的话,因为三要素是相乘的关系,如果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是一个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那怕是少许,三者相乘的结果不仅一下子变成了负值,而且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其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反而越发糟糕。
    用刚才的例子来讲,那位有60分的“能力”和90分的“热情”的人,如果他持有作为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达到90分,那么,60×90×90等于48万6千分,方程式的值达到了非常优良的高分。
    相反,“能力”和“热情”的分数相同,但持有那怕只是少许的负面的“思维方式”,比如某人的“思维方式”只是负的1分,那么方程式的结果一下子就转为负的5,400分。再比如有人持有非常恶劣的反社会的“思维方式”,达到负的90分,那么最终的乘积就是负48万6千分,给他的人生和工作带来极为悲惨的结果。
    而实际上,哪个国家的哪个社会都有这样的经营者,他们才华出众、热情洋溢,创建并发展了企业,获得了巨额财富。然而因为他们逐渐变得旁若无人、一意孤行,因而受到社会的制裁,顷刻从舞台上消失。这种人的失败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成了负值。
    那么,必须具备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前面已经谈了一些,在这里,我再列举一些我认为是正面的“思维方式”。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擅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戒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正面的思维方式就是上述这些内容。那么另一方面,负面的思维方式又是指哪些呢?就是与上述正面思维方式相反的内容。在这里我也一并列举出来。
    态度消极、否定、缺乏协调性;阴郁、充满恶意、心术不正、想陷害他人;不认真、爱撒谎、傲慢、懒惰;自私、贪心、爱发牢骚;憎恨别人、妒忌别人等等,这些都是负面的思维方式。
    自己的思维方式究竟是正还是负,其数值是高还是低,是左右方程式结果的关键。
    我想出这个方程式以后,就经常把它展示给员工,向他们说明“思维方式是何等的重要,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也时刻鞭策自己,力求使方程式的数值最大化。
    同时,我就是这样,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在这个基本思想的指引下,再把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感悟随时记录在笔记本和记事本上。
    不知不觉中,笔记本就写满了,我把其中的内容归纳为“京瓷哲学”,将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作为企业哲学,努力让员工们共有。
    在这里,我介绍一下“京瓷哲学”中的一部分内容。
    首先一条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望固然重要,但即使制定了宏伟的目标,日常工作中仍然要做看似平凡简单的事情。因此,有时会感到烦恼,觉得“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太大”。
    但是,无论哪个领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不可或缺的就是不断地改良和改善、进行基础性实验并收集数据、迈开双脚跑客户、接定单等等,日复一日、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付出努力。
    人生亦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喷气式飞机可以载着你轻松地抵达目的地,只能像尺蠖虫一样,一步一步地不断前行。
    但是我们还是会觉得自已描绘的目标离现实太远,“每天孜孜不倦地做这样琐碎的工作,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这样做下去,梦想能成真吗?” 我们常为此焦躁不安。
    实际上我也常有这样的烦恼,想把公司经营得更出色,但现在的工作、眼前遇到的问题,必须一件一件来处理,每天重复平凡的工作,这样周而复始,公司能做大吗?
    但是,企业经营不能靠经营者单枪匹马,必须与员工们共同努力。一个人能做的事很有限,需要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团结一致、脚踏实地、持续努力,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我在实践中领悟到这个道理。
    为了让部下拥有与自己一致的想法,我利用各种场合与他们交流沟通,努力构建一个有共同思想、有统一方向的团体,将全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正因为造就了这样一个共同奋斗的团队,才有京瓷今天的成就。
    为了使踏实的努力更有成效,我又想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钻研创新”。
    钻研创新,听起来似乎很难。但是,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地进行改良和改善,不是简单地重复相同的事情,而是今天用这种方法试试,明天用更有效的方法试试。即便平凡简单的作业,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
    京瓷从零部件生产企业起步,如今已能制造手机和复印机等终端产品,在广泛的领域拥有尖端的技术。开发制造这些机器设备所需的涉及多方面领域的技术,京瓷最初并不具备。即使在精密陶瓷方面,创业之初京瓷也不具备高水平的技术。
    从创业至今的半个世纪里,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天天钻研创新、精益求精、日积月累,这样的努力才是现今的京瓷在广泛领域拥有尖端技术的源泉。
    例如,京瓷在创业之初生产电视机显像管的绝缘材料---“U字型绝缘体”,为松下电子工业公司供货。当时的松下从荷兰的菲利普公司引进技术,开始生产显像管,其核心零件就使用我开发的U字型绝缘体。
    因为显像管的电子枪要通过高压电流,所以具有高绝缘性能的U字型绝缘体就成了电视机的核心部件。这一产品也奠定了京瓷发展的基础。
    但就在U字型绝缘体供不应求、盈利丰厚的时期,我已把目光转向了正在崛起的电子工业领域,开始了各种新产品的研发,其中还包括研发U字型绝缘体的替代产品。
    实际上在不久之后,U字型绝缘体就被淘汰了,订单全部转向新开发出的替代产品。当时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不及时开发新产品,因盈利丰厚而满足于单品生产,京瓷可能在创业不久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我还继续追求陶瓷所具有的一切可能性,我相信“陶瓷的应用不会局限于电子工业领域”,所以积极探索新型陶瓷在其他产业的应用。
    例如,陶瓷耐高温,其硬度仅次于钻石,不易磨损。那么在快速磨损的地方就适合使用。在某处一定有企业在寻找耐磨的零件,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四处奔走。
    当时纺织行业尼龙化纤刚刚登场,尼龙非常坚韧,在织造过程中尼龙线高速穿行,与尼龙线接触部位的金属很快被磨损,金属零件不适用,这成为一个问题。
    于是我想如果用陶瓷零件取代金属,这个问题或许能够解决,于是着手开发。就这样,之后的纺织机械中采用了许多陶瓷零件。这次的成功使我备受鼓舞,“有没有其他地方也可以用到陶瓷呢?” 我更积极地奔走探索。
    终于在开拓美国市场的时候,我遇上了晶体管,承接了用陶瓷来生产一种叫做“标头”的零部件业务。虽然需要很高的技术,但京瓷最终还是成功地开发出了这一产品,并一度包揽了全球晶体管标头的生产制造。
    过后不久,晶体管又被IC所取代,而那时京瓷早已开发出了陶瓷IC封装。伴随着尔后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陶瓷IC封装使京瓷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对于这种技术的变迁,我并没预见到,只是不满足于现状,对任何事物都想钻研创新,敢于向新领域发起挑战,这才造就了现今的京瓷。不断地钻研创新、“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这才是发展事业的最基本的手段。
    在各位之中,有人或许认为继续现在的工作没有发展的希望,因而想从事新的工作,但由于缺乏人才、技术和资金,又只能半途而废。但这不对,在现在的工作中不断地钻研创新,彻底地追求新的可能性,就能取得卓越的发展。
    决不能漫不经心地重复与昨天相同的作业,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同时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不懈的、踏实的努力,加上每天钻研创新、持续改良改善。这个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技术实力,而且还能使中小零散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说这个方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过分。我想京瓷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个真理。
    另外,在京瓷哲学里还有一条是“玻璃般透明的经营”。自京瓷创业以来,我一直注重“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建立与员工的信赖关系,经营必须“透明”。
    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定单、比计划落后多少、利润是多少、这些利润是如何使用的、现在公司的处境怎样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要向干部,而且要向基层员工公开,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
    为此,根据公司所处的环境,领导人在思考什么、想达到何种目标,这些都要准确地传达给员工,这一点至关重要。公司的现状、遭遇到的问题、努力的方向等,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以此统一员工的方向,凝聚员工的力量,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另外还有一点,“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关键就是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保持光明正大的工作作风,决不能允许经营高层挪用公款和用公款随意招待。如果发生了此类事情,那必然会招致员工的反感,道德的崩溃会像野火一样,转瞬间蔓延到整个组织,甚至动摇整个企业的根基。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京瓷哲学”里还有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注重公私分明”等条文,这些都是企业经营中规定的原则。作为经营者,我严格遵守这些简洁的原则,而且努力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循。
    如果没有这种哲学,情况会怎样呢?
    如果经营者没有明确的哲学,企业只会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在经营中只会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同时,企业内会逐渐酿成一种“只要赚钱就行”的坏风气,就会出现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赚钱的员工和干部。
    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哪怕只有一丝一毫,而又听之任之的话,公司的道德风气将会很快堕落。而在充满着堕落气氛的组织里,正直的人也会失去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公司的风气将急剧地败坏,业绩也会随之恶化。
    实际上,快速发展的企业瞬间破产的事例,在日本、在欧美、在中国这里,都是数不胜数。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败给自身的私欲,败给周围的环境,追求虚荣,不知不觉中若无其事地干起违背人道的勾当,这也是事实。
    正因为如此,我反复强调,人在感觉迷惑的时候,需要一个判断的基准,就是哲学。特别对于雇用很多员工肩负重任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抱有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在严格律己的同时,教育员工接受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
    为使事业取得成功,为使组织正确地发挥职能,领导者自身所持有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经营者以普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经营哲学来经营企业,这一点在持续地拓展事业,保持企业繁荣的进程中,同样是最重要的。
    京瓷之所以成功,就像刚才我所介绍的,是因为京瓷有一个明确的经营哲学,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员工都真挚地、一丝不苟地、不断地实践这种哲学。我确信这才是京瓷成功的原因。
    然而,这些道理追根溯源,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受到的教诲,是我们在与贵国长期友好往来中学到的。
    比如,中国古典中有“德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这样一句话,这是强调“德”的重要性的格言。“积善之家有余庆”是强调做善事的重要性的格言。“满招损,谦受益”是强调谦虚的重要性的格言。这类经典的格言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格言昭示了作为人应该走的正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事业经营中,必须重视的道理。遵循这些道理,依据作为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事,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就不能成功,更谈不上取得长期持久的成功了。
    然而,如开头所言, 这些重要的道理,在现在的日本已经被淡忘了。比如只获得小小的成功,就陶醉起来,失却了谦虚,变得傲慢不逊、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其结果,就是丧失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成功。这样的经营者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并不只在日本一个国家发生,而是富裕的发达国家共有的弊病。也许在中国这里,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重新认识哲学和“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热情”,持续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将自身具备的“能力”100%地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样做,不仅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且还能将成功长期保持下去,进而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我个人粗浅的经验出发,以“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为题,讲了上面这些话。诸位企业家聚集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担负重任。希望我今天的讲话对大家有所启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诸位静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