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国家哀悼日:同体大悲的国家哀仪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儒家邮报 林桂榛 参加讨论

    在5月12日14:28时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七天,也即中国传统丧俗的“头七”日(丧俗认为死者死后的头七日灵魂尚在,七日后将完全魂离人间),中国政府向全国及驻外使领馆发布沉痛公告,通令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所有悬挂旗帜下半旗,禁止公共娱乐活动,并于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默哀三分钟,行国家哀仪。
    5月19日14时28分,我所在的城市防空警报拉响,汽车齐鸣笛。此时此际,我在家中书房内,放下书本肃立低头;此时此际,我所在学校的师生,也于课室内外肃立默哀;此时此际,中南海怀仁堂前,胡锦涛、温家宝率中央政府主要领导人在已降半旗的国旗下行默哀礼,神色凝重,气氛哀戚。据报道,北京、杭州、郑州、上海等城市的行人停步,汽车停行,室内工作人员停止工作肃立,甚至一些股票、期货交易所也停止营业,全体肃立默哀。
    此时此际,全国人民都处在凝重、哀戚的悲情中,深切哀悼数万名不幸遇难的同胞。此时此际,在华的外国朋友,也同样为中国的遇难者默哀致悼。新闻照片显示:日本驻华公使率日本使馆人员肃立默哀三分钟,馆内日本国旗半悬;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签证大厅内,所有前来办证的中外人员就地肃立,一位女性外国朋友难过得垂泪。在国外,一些外国的政治领导人,亦先后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吊唁致悼。
    当天中国各大报纸及新闻网站,首版首页都套黑并有大号致悼文字,几大中文引擎网的首页都改黑白字、黑白图(尤以搜狐网做得最好,新闻版首页全部黑白色,邮箱系统也改为黑白色)。连我平时经常登陆的孔夫子旧书网,今天站内短信的提示数字也由往日的红色改为了黑色,网站方面也发出了黑字哀仪提示短信:“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请在这一刻默哀!”虽是细微的一点点,但足见网站运行人员、管理人员的足够哀诚。
    通令全国旗帜降半、行默哀礼、禁止公共娱乐活动、礼宾部门接待来宾致吊,这是庄重的国家典礼,这是庄重的国家哀仪,它符合中国传统的哀丧之礼,也表达了对汶川大地震数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表达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对生命的深切尊重与慈诚哀怜,令人感动,也令人哀伤中而备感欣慰。毕竟,中国的红星红旗,是首次为自己普通的国民降半旗誌哀,国家礼仪有着一种突破与飞跃,民间要求政府下半旗誌哀的呼吁完全得到实现。
    东亚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则本是号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文明象征,在民众生活乃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谓无所不及、包罗万象,故大学问家章太炎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而按儒家经典的记述(如《周礼》、《礼记》、《仪礼》等),传统的中国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种,其中“凶礼”主要是哀悼、吊丧之礼。
    六朝时代的诗人阮籍说:“有悲则有情,无情亦无悲。”“凶”与“凶礼”,自然是“有悲”、“有情”的,乃至引发“悲痛欲绝”的大悲情。悲情,实是人类精神所可能有的最深之情、最大之情,故亚里士多德看重悲剧本身“净化人的灵魂”的意义,认为悲剧性东西能引起人天然的“恐惧”与深度的“怜悯”,此即孟子说的“怵惕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有、无以及多大程度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这正是人与非人(禽兽)、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若将怵惕恻隐之心加以“扩而充之”,则可以“事父母、保四海”。
    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从恻隐心、同情心的这一人类普遍具有的基本精神属性来谈人的道德或伦理,来谈“仁”、“爱”的扩充与生长,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佛家向来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或许彼此“无缘”,但因为是民族同胞的“同体”,是国家同胞的“同体”,是人类同胞的“同体”,所以我们共同亲证了这种大灾难下通体的慈悲,也见证了生命它通体的庄严。佛家与儒家,对于生命,彼此是相通而相同的,大唐宰相姚崇的曾孙姚合有诗曰:“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
    林放问何为“礼之本”,孔子答道:“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又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之本,其实就是生命的尊严,就是对生命尊严的虔诚尊重,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政府为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国民下半旗誌哀并行默哀礼,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对人民的尊重,作为国家哀仪,它将永载史册!
    这场地震大灾难,惊觉了中国;这场国家大哀仪,痛觉了中国。《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左传正义》)面对灾难与不幸遇难者,活着的我们,请奉哀仪,请遵人道,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以我们的莫大悲情与虔诚仪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