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以杜维明和成中英为例的波士顿儒学与夏威夷儒学思想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北京儒学精舍 郑秋月 参加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 儒学虽发源于中国,但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儒学传入美国,亦产生了美国儒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波士顿为中心的波士顿儒家学派和以夏威夷为中心的夏威夷儒家学派。本文以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杜维明、成中英为例,探讨美国不同派别的儒学思想,力图站在国际视角来审视儒学,为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研究增添新鲜血液。 杜维明一方面对作为其思想根基的儒家传统资源进行批判性继承及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基于儒家包容性人文主义,对以一元现代性论说、西方中心主义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启蒙心态进行深层反思和理论扬弃,并将工业东亚视为儒家伦理影响下出现的一种新现代性模式。他建构起“文化中国”的三个意义世界;积极提倡“文明对话”;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为儒学世界化付出很大努力。成中英将“本体”与“诠释”有机结合,创立“本体诠释学”体系。他阐扬中西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探讨“融合文化”与“冲突文化”,提倡以“文明的理性”、“文明对话”取代“文化冲突”;提出“新新儒学”与“后后现代”,彰显中国古典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共融,以开发一个以个人与群体互动的整体伦理,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重建。
    【关键词】:杜维明 成中英 波士顿儒学 夏威夷儒学 对话 诠释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5
  • 绪论15-27
  • 一15-21
  • 二21-23
  • 三23-27
  • 第一章 儒家哲学:迥异的缘起与相同的归途27-49
  • 第一节 儒学缘起:存在境遇的感悟与抉择27-32
  • 一、相似的出身与迥异的性格27-30
  • 二、师者:走入哲学堂奥的引路人30-32
  • 第二节 儒学关切:跨文化的致思与求索32-43
  • 一、对儒家精神的长期探索32-38
  • 二、求西方学术,反哺并重建儒学传统38-43
  • 第三节 儒学践履:对话与诠释的分野43-49
  • 一、对话视域下的波士顿儒家学者43-46
  • 二、诠释方法中的夏威夷儒家学者46-49
  • 第二章 儒家传统的内在资源及其限制49-110
  • 第一节 溯本追源:儒家传统的内在资源49-76
  • 一、儒家传统的原型观念与核心价值49-60
  • 二、儒家传统的宗教性:超越而内在或超越而外在60-64
  • 三、儒家知识分子64-76
  • 第二节 洞见分析:儒家思想的样态厘析与分期76-94
  • 一、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儒学三期模式77-88
  • 二、儒学历史发展的三层次与五阶段88-94
  • 第三节 理性关照:儒家传统的反思与提升94-110
  • 一、对儒家传统的思索与厘清94-105
  • 二、作为轴心文明核心价值之一的儒家传统105-110
  • 第三章 超越启蒙心态的儒学反思110-141
  • 第一节 启蒙:横扫现代价值领域和生活世界的理性精神110-116
  • 一、“启蒙”内涵及由来111-114
  • 二、代表启蒙理性的科学技术无处不在114-116
  • 第二节 理性的强势与价值的缺失:启蒙弊端的逐渐显露116-124
  • 一、作为强势意识形态的启蒙心态116-119
  • 二、科学带给人类的双重疑惧119-124
  • 第三节 对启蒙心态的超越与理性精神的重建124-141
  • 一、超越启蒙心态的儒学反思125-135
  • 二、科学理性与儒家伦理的融通135-141
  • 第四章 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141-186
  • 第一节 一元现代性与多元现代性博弈141-154
  • 一、现代性的模式141-151
  • 二、东方有没有产生现代性的可能151-154
  • 第二节 太平洋地区的兴起:东亚新现代性模式154-169
  • 一、东亚:一种新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诞生154-155
  • 二、一套解释模式下的两种矛盾现象155-163
  • 三、工业东亚的典范:新加坡163-169
  • 第三节 儒家伦理:东亚发展的动力与契机之一169-176
  • 一、宋明儒学:东亚文明重大的发展阶段170-172
  • 二、儒家伦理与东方企业精神:新型经济伦理的出现172-174
  • 三、儒家传统不是东亚社会的唯一资源174-176
  • 第四节 东亚社会的“双理”效应176-186
  • 一、东亚社会现代化的两大助缘:德性伦理与责任伦理176-179
  • 二、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179-186
  • 第五章 传统·对话·宏扬——全球化与本土化情境下的儒家新人文主义诉求186-220
  • 第一节 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并存下的当代世界187-189
  • 第二节 文明对话189-192
  • 一、“文明对话”课题的提出189-190
  • 二、“文明对话”理念的开展与落实190-192
  • 第三节 文化中国192-200
  • 一、“文化中国”的提出及其界定192-194
  • 二、“文化中国”三分法的问题194-196
  • 三、“文化中国”的知识分子196-198
  • 四、“文化中国”的精神资源198-200
  • 第四节 当代视域下的儒学反思200-206
  • 一、儒家传统当代反思的三个基本前提200-202
  • 二、现代精神再检讨:儒学本身的限制问题202-204
  • 三、对儒学现代命运的思考204-206
  • 第五节 前景展望:儒学第三期发展与儒家新人文主义诉求206-220
  • 一、“儒学第三期发展”设想的提出206-208
  • 二、儒家传统面对西方挑战作出创造性回应208-211
  • 三、儒学第三期发展与中国文化的相干性211-213
  • 四、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展望与新人文主义诉求213-220
  • 第六章 传统·诠释·重建——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儒家新契机220-269
  • 第一节 对“本体”与“诠释”的历史考察220-228
  • 一、本体与本体论的思考220-225
  • 二、诠释与诠释学的观照225-228
  • 第二节 本体诠释学:一种新方法论的建构228-235
  • 一、对本体理解进向的差异: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的分野228-229
  • 二、“本体诠释学”的提出与意蕴229-233
  • 三、本体诠释学的原则及功用233-235
  • 第三节 本体诠释学的落实:在世界哲学的背景下尝试重建中国哲学235-269
  • 一、文明的挑战与文明对话236-242
  • 二、文化中国: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努力242-255
  • 三、重建中国哲学的涵义255-259
  • 四、重建的途径与意义259-264
  • 五、“新”新儒学:儒家哲学传统的重建264-269
  • 结语269-271
  • 参考文献271-279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