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国的“武学”和“文学”,谁个在前,谁个在后? 当人们茹毛饮血,过着原始的狞猎生活的时候,当人们为了仅有的一点点的食物而为生存争斗的时候,这时,“武”便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文解字》中解释,“武”即“止戈”。这说得多好!一旦当人们猎物充足的时候,当人们不再为一点点食物而拼死争斗的时候,“武”就随之而消失。故“武”相伴人类而生,这时哪里有一丝“文”的影子?这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 事实上,“武学”早于“文学”久矣。中国历史上,伏羲不仅创“阴阳”、“八卦”之说,而且在观察兽斗之中总结出了一些武打规律,比如“你高我高”、“你动我动”等等,由是成了中国武术的初祖。而苍吉造字,则是后来的事了。如果就算苍吉造字“文学”开始,它也比“武学”晚了若干年。 不但如此,“武学”统治“文学”,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历史延续着“武”,到了后来,“武”采取了国家机器和军队的形式,于是“武”统治着社会,并强制性的带来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对“武”顶礼膜拜,以至出现了商纣王的暴政,由此引得周文王、周武王造反,并与商朝士兵的反戈一击,共同直捣朝歌,使得殷商灭亡,西周兴起。 面对商、周的得失兴亡,在如何“止戈”的问题上,有思想家出来说话了。这首先便就是老子。 老子著《道德经》。他一方面揭示了武术之道,讲“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有为”的道理,认为统治者要做到“无为而治”;一方面提出了“以德治武”的主张,讲统治者不要把“道”据为已有,并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做到“有德司契”,从而实现“德治”。这样一来,才能上下同心、同德,才能摒弃社会的不公、不平,于是“止戈”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德治”,要统治者为民着想,并和被统治者按照“契约”的平等原则来办事,确实,这在专制与独裁统治的条件下难于实现。尽管如此,老子的“德治”思想采取了“武侠”的形式,以抱打不公、不平的壮举,和追求“爱民”、“平等”的美好理想而深入人心,长留青史,成了百姓生活的希望。于是其间,“中庸”便乘机出现了,孔子出来说话了。 孔子对“武学”城俯甚深。他告诫学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安能以小道末艺视武者乎?”可见,孔子也在“止戈”的问题上大动了一番脑筋。不过,他是将老子的“德治”思想往“伦 理”思想方面拉,即用“爱人”取代了老子的“爱民”、用“复礼”,即“纲常”取代了老子的“契约”,从而建构出了“忠恕”之道的“仁”学。 “忠恕”之道,即为“中庸之道”。 这“中庸之道”,其实就在说,对待“武”,或“止戈”来说,一方面既不能像老子“德治”思想那么“激进”,和不能像周文王、周武王造反那么“激烈”;另一方面也不能像商纣王那样将“武”奉为至尊,和一成不变的“守旧”。因此,“中庸之道”就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安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要注重伦理修养,从“仁”出发,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克已复礼”,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些,社会便会充满着“仁爱”,于是“止戈”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样,在孔子之后,果然便出现了统治上的“文、武”两手。孟子曰:“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其武,就是指统治机器及军队;其文,就是着眼于“教化”的伦理修养。从此以后,在中国历史上便有了“文安邦,武定国”,和“文治武功”说法,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效法。也就在孔子之后,着眼于“教化”的伦理修养,方表现为“文学”。应当说,从这时起,中国的“文学”才算真正得以面世。 孔子的忠恕之道,说在了专制统治者的心坎上,故历代专制统治者都把孔子拔高,以至高得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却也有限。它经不住陈胜的一声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特别到了东汉,“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出现,即把孔子的忠恕之道奉为了正统,于是在唐朝以后,“八股文”出现,讲为圣人立言,不过是在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理学”、“心学”出现,讲“格物自知”,不过就是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听任统治者摆布,等等,这些便给文人学子罩上了一张“学而优则仕”的罗网,而不能自拔。这样,使得文人学子自觉或不自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成了专制统治者的马前卒。一旦如此,“文”、“武”两手合二为一,便似到了穷兵黩武的境地。正所谓物极必反。“武”极而衰。这时统治者的穷途末路便已经到来。有历史为证:北宋武力的强胜反而因此导致出现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庭。其典型者,当数末期的清朝。一八四零年以后,以“马上夺天下”的不可一世的八旗弟子,其武极而衰,不仅使得国内各地起义蜂起,而且洋鬼子凭船坚炮利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由是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可见,孔子的“忠恕”未能“止戈”,相反,倒使问题愈来愈严重。 历史表明:孔子的“止戈”思?爰资艿酵持握叩摹罢邪病倍冻觥吧形洹钡恼婺浚纱硕缁岷屠返脑蛑荒苁峭纯嗪颓邸? 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应该说,不过就是老子与孔子在“止戈”问题上的思想之争。其余的如墨家、阴阳家、法家、兵家、名家等等,也延续着“止戈”问题而只不过是论题的角度有所差异和不同罢了。它们在因老子与孔子的思想争锋之中而各自找到了归宿。 比如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就与老子的“有德司契”的契约观,即平等观,一脉相承;讲“尚贤”、“尚同”,就与老子的“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如出一辙;讲“非攻”,就与老子的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一致。所以墨家属于老子的思想阵营。 比如兵家,《孙子兵法》等就是对老子武学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同样属于老子的思想阵营。 比如法家,讲法、术、势三位一体,而缺“文”黩“武”,是为统治者建言。所以法家属于“守旧”的统治者思想阵营。 正是如此,才有后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汉武帝当然不会接受“德治”的主张,也不会接受缺“文”黩“武”的法家,及其过分张扬的武力。汉武帝认为,只有“文”、“武”两手并用,方能保得统治的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武”,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并在“如何止戈”问题上各有见地,且确实的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正是如此,“武”和“止戈”,它们构成了中国的最本质的,和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这就是“武学”文化,而“文学”,不过表现为“武学”的附庸而已。 然而,今天,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武术界,人们仅仅认识到:“武”,不过就是单凭勇、力的单打独斗,打架斗殴,或者就单是两国交兵,行军打仗而已。当今人们重文轻武,以“文人”自居,而不可一世。故在现今的各种词典中见不到“武学”,和“武学文化”的字样和条目,并在社会科学中少去了这一大门类。同时,在他们编撰的“中国思想史中”除了翻新孔孟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以外,又有多少新意?他们不知道“武”乃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这种状况透露出来的无知,使得至今还有人沉缅于“儒教”而自得,难道这不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因此,正确把握“武学文化”这个根本,就可以基本把握住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脉络,既能正确认识老子,认识《道德经》,及其“德治”的光辉思想的内蕴和意义,又能正确认识“儒教”的弊端,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坚持到底。 如此,为“武学”正名,实乃当务之急。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看法,不代表当代儒学网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