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服,又称汉衣冠,即华夏衣冠,从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汉服款式虽蔚为大观,基本结构却万变不离其宗,衣冠服制的一脉相承正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一大明证。但在清朝,满清统治者在短短 37年时间内以不惜杀害三分之二以上的汉人为代价,使汉服成为一个久远的记忆。在当代,一群以“同袍”彼此相称的汉服复兴者们又重拾汉服,试图以汉服复兴为先导全面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将从汉服面临的现状入手,论述汉服的历史与消亡,汉服的基本制式与特点,汉服与和服及韩服的区别,汉服与审美,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等五个问题。
    关键词: 汉服;文化;审美  
    前言
    当看到56个民族在天安门前的合影时,你想过汉族小姑娘穿的是什么吗?
    你知道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什么,你脑海中能马上出现汉服的具体样子么?
    作为一个汉族人,你知道自己民族服装的标准制式是什么吗?
    恐怕大多数人面对这三个问题都不能流利答出吧,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出现的呢?下面我就从汉服面临的现状、汉服的历史与消亡,汉服的基本制式与特点,汉服与和服及韩服的区别,汉服与审美,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等方面一一论述。
    一、汉服面临的现状
    从2002年到2003年,网络上最早出现了专门讨论汉服的大汉民族论坛和汉网,于是乎,汉服复兴由社会呼吁转入网络酝酿阶段,随后一名郑州的普通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着汉服上街的“义举”,伴随着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对此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揭开了这场社会文化复兴运动的序幕。
    在2002至2012这十年间,汉民族主义先是渐渐脱离了单纯的悲情宣泄,并逐步构筑起相关的理论体系,为汉服打上了民族主义的烙印,因此汉服运动早期主要认为它是民族身份的表达符号。但这种在扭曲了的历史观背景下的自我陶醉,带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在后来在各种抨击中慢慢转化,开始重视文化内涵,随后,反对民族主义诉求的文化论者逐渐形成了新的流派。但意图从中华传统精神出发开辟汉服复兴新路的文化论者,却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即重视汉服的文化内涵但却倾向于否定汉服的否定汉族的血统性,这些人把汉族人定义为单纯的文化汉族,而民族应该是血统和文化的共同体。此外,在鱼龙混杂的汉服群体还出现了着重强调汉服之美的重要旁支,他们对民族性的重视不如民族主义者,对文化内涵的重视不如文化论者,主要以在活动中展示汉服的美感为主,理论上则强调以耳濡目染的认知建立族人对中华传统精神的认同。
    但在近几年,汉服复兴似乎走入了瓶颈。当汉服复兴者身着汉服走上街头而被投以怪异的目光,当他们的汉服无数次被误认为韩服或和服,并被用日语搭讪用韩语问好时,他们的心情是气愤而又惊诧,为什么身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却还要为自己的国籍辩护?伤心之余,热心又起,这些复兴者热情地去向别人解释,这是汉服,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服装,传自秦汉,盛于唐宋,灭于满清剃发易服。但他们很快却又发现,一己之力无以撼动时间,无能改变现状,就算别人知道这是汉服,内心的想法也不过是“原来如此”一句话而已。不被人理解的问题尚可待时间来慢慢解决,可是鱼龙混杂的汉服群体内部也让真正的汉服复兴者颇为心寒。复古派、拍照派、改良派、cos派、囧粉派,无数的群体站出来苦口婆心地诉说自己的坚持,指出别人的不对,这种劝说慢慢演变成互相的攻击和谩骂。但各有坚持毕竟是选择不同,偏还有一些人打着汉服复兴的旗号,在镜头前穿着所谓“传统民族服饰”去扮演某某影视剧或漫画中的人物,一边对cos圈的朋友说这是传统汉服做的 cos,一边对汉服同袍说这是在cos谁谁谁,这种混淆视听歪曲事实、搔首弄姿之态实在是为人所不耻。
    现在的汉服复兴者大概主要有三个层次:一类人主要以汉服展示为主,仅仅追求汉服单纯的美感,多以娱乐为主,一类人把汉服运动比作西方的文艺复兴,努力通过汉服找回更多的汉家文化要素,找回汉礼、汉家节日、汉家宗教等诸多文化要素,但眼界往往局限于文化,视政治如猛虎,对民族概念很模糊或是采取回避态度。一类人把汉服运动定义为汉族复兴的先声,是兴汉救族运动的开端,文化复兴是为了民族复兴,具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故多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并不回避民族概念,后两者乃兴汉界之支柱,第三者则更有潜力。倘若汉服群体中仅剩的那部分复兴者是团结而又专心的致力于汉服的复兴,那么汉服的前途也不至于让人如此无望。可是偏偏现在的汉服,在大多数“同袍”的生活中充其量不过是漫展同人展的穿戴,除外拍照的玩乐,只是和作秀一样的得瑟而已。这样的汉服非但无用,反而是对钱财与社会资源的浪费。
    那么汉服,究竟将何去何从?是在真真假假的复兴者手中苦苦挣扎,还是索性沦为一种简单粗鄙的娱乐工具?下面让我们从汉服的历史与消亡谈起,汉服复兴在当代,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任重道远。
    二、汉服的历史与消亡
    汉服,又称汉衣冠,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那么,从先秦到明末,汉服经历的怎样的演变,又是如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一)汉服的历史演进
    1.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初步确定,以“交领、右衽、系带”为基本特征,以“上衣下裳”为基本的式样。根据出土的文物可知,当时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古人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2.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的汉服样式总体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仍是没有纽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深衣在这一时期出现,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而“钩边”是形容衣襟的样式。续衽钩边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状,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3.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服装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此外,襦裙开始出现,不过一般上襦短至腰间,而裙子下垂至地。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衣服与先前相比较为宽大,女子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而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男子多穿大袖翩翩的衫子。受北方鲜卑等族的影响,上衣下裤形式的裤褶一度盛行,但南朝仍习用上衣下裙的传统形制。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女子仍有穿着。
    5.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从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圆领衫、袍成为唐代男子主要的服装形式。当时的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6.宋明时期
    到了宋代,汉族男子服饰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而明朝政府采取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治国方针,对整顿和恢复礼仪极其重视,并根据汉族传统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例如朱子深衣。此外,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此时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半臂在宋代盛行。到了明代,衣在裙外的袄裙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此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
    (二)汉服的消亡
    公元1644年10月1日,清顺治帝在北京登基,宣布满清帝国建立。为保持满族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来自关外的满族统治者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服饰,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士人的民族精神。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颁发了“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因此清军的剃发令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抵抗,灾难由此开始。仅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而小城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让诗人杜牧“十年一觉”的美丽扬州,被屠城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据记载,当时仅是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以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而告终。这些来自关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以牺牲当时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为代价,将汉服送进了坟墓。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的人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发式和服装,甚至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有许多人不愿意,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给汉族人民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多深。 
    其实,汉服在清朝并未真正消失。明清鼎革,仍有有遗民为故国衣冠操劳奔波。黄宗羲、王夫之等先贤不忍以异族面目示后人,画像中以幅巾遮挡剃发形象;朱舜水远渡东洋至死不易汉家衣裳;黄宗羲著《深衣考》以期后人之用,埋下了恢复华夏衣冠的最早火种,成为今天汉服复兴的宝贵资料。之后清末革命党人多次呼吁复我冠裳,提倡传统服饰复兴;章炳麟以遗风尚存的和服为汉服,身体力行并号召国人模仿;民国时期竟然还出现了汉式学位服的实践。虽然清室逊位为汉服复兴扫清了政治障碍,但汉服重登历史舞台的日子始终因当时内忧外患的困局不断搁浅。中共执政后,毛氏提出以中山装为汉族男子服饰,并另设计了汲取襦裙元素的汉族女子服饰;前者因无华夏之风难以获取国人认同,后者因江青曾使用而被摒弃。改革开放后,亦屡有人提议传统汉服,但在当今欧风美雨的西化大潮中难以激起波澜。汉服如同一条生命力顽强的地下暗河,始终涓涓流淌着,期待着有一天能以波涛惊魂之势奔入当今社会之大海。
    三、汉服的基本制式、特点及现代汉服
    (一)汉服的基本制式
    汉服单件可共分为七个大类:内衣,中衣,外衣,罩衫,配饰,首服,足衣。其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汉服的基本特点
    汉服最基本的辨识特点就是:交领右衽、上衣下裳、长袖宽衣、系带暗扣。
    1.交领右衽
    交领即就是交叠的衣领;右衽即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这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那么为什么必须是右衽呢?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所以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另外,在某些地区,汉人使用左衽表示死者。因此, “左衽”是汉服大忌。
    2.上衣下裳
    《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一直是衣裳制;后世男子的服制由于后来出于行动方便的内在缘由逐渐向一体式发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动的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 。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半身的穿着成为“裳”。
    3.长袖宽衣
    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于衣服亦是如此,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的,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过肘”的长度。这里的“宽衣”仅是针对现代的紧身束身衣而言。那么会有人问,平时穿汉服会不会很不方便?答曰,非也。长袖一般仅针对于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而言。在部分传世的写实古画中,对劳动人民有短袖穿着的描绘。汉服不是空中楼塔,在其数千年的流传中,在各个阶层中都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
    4.系带暗扣
    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所谓暗扣,一般用于圆领衫,其实一颗布纽。这其实也说明了,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
    5.潇洒飘逸
    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之下,汉服     的审美始终在追求一种体现穿着者内在气质的美。尽管历经数朝,时势潮流具变,但是“潇洒飘逸”这四个  字始终是汉服不变的审美原则。
    四、汉服与和服及韩服的区别
    (一)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因为是由当时遣唐使从吴越地区带去了当地服装的特点,所以和服也被称作为“吴服”。相较于汉服,和服有款式单一、穿着复杂等缺点。汉服和和服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线条
    汉服的线条是流畅的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像几个大方块组成的,显得呆板拘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2.领口
    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显得端庄,这是符合汉族对气质的要求。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向后翻,露出颈部。
    3.袖子
    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腕,显得大气。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不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好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缝上去的一样。
    4.腰带
    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余部分自然下垂。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后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那是个背包。
    5.下摆
    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如,活动不受限制。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小碎步,行动十分不便。
    6.衣缘
    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用锦缎,显得有层次感。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衣身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缘,显得缺乏层次感。
    (二)汉服与韩服的区别
    韩服,本作朝鲜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最早的韩服是从三国时代演变而来,而后受到唐代服饰的巨大影响。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它的服饰特点也随中国各朝代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如今看到的韩服带有强烈的中国明代服饰风格。
    韩服的发展趋势是背离汉服俊逸潇洒的特点,而逐渐丧失了其实用性,趋于装饰意味。韩服面料常有如纸折的,僵硬如雕塑,缺少汉服最基本的灵动的感觉。
    韩服与明代襦裙十分相像,但明代襦裙有很多种的,以袄裙为例,韩服基本上只是将上襦缩短一点,在领口加上大蝴蝶结、下裙没有皱折。
    五、汉服与审美
    汉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可以说是贯穿了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汉服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庄重”,周的“礼序”,战国的“创新”,汉的“大气”,还是六朝的“清逸”,唐的“华丽”,宋的“理性”,明的“敦厚”,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丰富多样,具有极大的整体包容性,是一个互融互补的美学系统,并且在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各个方面,都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就审美意识和趣味而言,我们主要讲求的是中和之美与素朴天真的审美趣味,即自然之美。汉服体现了我国古人强烈的“天人合一”的诉求,汉服的审美观崇尚纯正素雅,艳丽而不媚俗,朴素而不暗淡,透过这种中和、自然的审美趣味来体现华夏服饰即汉服所承载的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意识。过与不及都不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标准,不能完好的体现出汉服的神韵来。相对而言,不及总比过好。衡量过与不及的标准是人,“以人为本”是华夏审美意识人文意识的体现。所以,汉服的制作设计都应以人为本,服饰生产制作出来最终都是供人穿戴,为人服务的。(当然,如果是作为收藏投资之用的则另当别论。)一切应围绕人展开,以人为中心、为主体,最忌“衣夺人色”。衣与人主次颠倒,是分离的,而非一体的,这样有失中和,也无自然可言。如果整件衣服很漂亮,但缺乏内涵,即不能体现出我们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传统,缺乏民族特色,体现不出国家民族意识,那么这件汉服不是一件纯正的汉服,严格的说甚至不算汉服,因为其只是形似而无内涵。
    六、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
    汉族,又称华夏,《左传·定公十年》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而《尚书正义》注:“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易•系辞》也说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些都说明了,汉服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象征,是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 在我华夏民族的童年时代,先民就以衣冠匡正自己,以“垂衣裳”而教化世人,讲求衣冠整而礼仪齐,这才从蛮洪荒原一步步走入文明社会;“取诸乾坤”,是先民对天地的理解——行之于衣冠,人为天地所化育,衣冠亦取法于天地,这是华夏衣冠数千年的演变的最核心的要义。也许可能有人对华夏的解释或有不同,然而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与华夏民族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汉民族的基本特点,并使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汉服款式虽蔚为大观,基本结构却万变不离其宗,衣冠服制的一脉相承正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一大明证。 
    但每当与非同袍(同袍是汉服复兴者之间的称呼,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谈起汉服时,总是被对方以一种质疑的眼光视为怪物——汉服是不是汉代的衣服啊?是不是和电视剧“汉武大帝” 里那样?你买了古装怎么穿出去啊?这是曲裾,怎么像和服一样?这是齐胸儒裙,怎么和韩服一样啊?——这是,总是有一种又难过又心痛的感觉。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族人淡漠了自己的民族服装?又是为什么,一件衣服也需要我们耗费如此心血去“复兴”?
    不管有多少观点争执,不论人们对汉服兴起的时代背景做多么深入的探索与解读,我们都不可否认,2001年APEC会议上“唐装”热对汉服意识复苏的反向刺激作用。以满族服装马褂为底板作出改良的作为代表中国的“唐装”,迅速激发了关于何种服饰才能代表中国的争论,再加上当时充满电视屏幕的被美化了的清宫戏,共同成为了催化汉服再生的一剂猛药。猛然间,被多少仁人志士呼吁了数百年的汉服就这样悄然复活了,汉服开始在各种有色眼镜的指责与鄙薄中跌跌撞撞的走出历史,走进人们的视野。 
    服饰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不同的传统服饰框定了不同的民族共同体。重我民族者,知华夷之防,而失我族气象,故其末流落入右翼;隆我族礼俗者,知衣冠践行之途,而失我族魂魄,故其末流蒙于表象;求汉服美感者,知我族衣冠华美,而失我族内质,故其末流近乎作秀。经过十年摸索酝酿,汉服复兴者们终于在彼此的搀扶下建立起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汉服体系。而建立现代汉服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促进现代汉服形制的建设,并推动现代汉服运动的发展。
    因此,汉服复兴运动应运而生。正所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民族服装代表着一种文化,虽然复兴传统文化并不能单纯只靠这一件衣服,但汉服是基础的奠基部分,没有基础又谈何上层建筑。现在的华夏文明已经沦落到连基础都让人堪忧,倘若把华夏文明比作一栋巍巍高楼,汉服就是这座大楼地基部分的重要组成。也许有人会说,服装这种东西,要适应时代要求吧?时代在变化,服装样式也在不断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好像物种的进化也都有自己改变的理由。若是汉服当真适合在各个时代,尤其当代穿着的话,那么便不会出现中山装等等许多样式的衣物吧?答曰:非也,非也。汉服并非是自然消失而是满清入关后通过暴力强制汉人剃发易服造成的,是外族入侵造成汉服的断代而非我们自己抛弃的。我们已经三百多年没穿过汉服了,有怎能断言汉服不适合现代社会。至于中山装,是一种找不到自己民族服装的无奈。但问题是三百多年没穿汉服的断阂不是轻易能被时间消磨的,当年的人可能极其热爱汉服,甚至因穿汉服而被杀;但随着时间的更迭、岁月的冲洗,到了现代的人,个个对服饰看法不一、喜好不一,因此传统民族服饰的复兴困难重重。
    我们需要清楚,汉服的复兴、文明的复兴、民族的复兴从来都不是轻易能达到的。可能至少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满清杀了多少有骨气的汉族人才泯灭的汉服,因此我们想要再重拾汉服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要考验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耐力了。然现在汉服运动已经颇具规模,也正是希望之所在。诚然,如何让大家都认可汉服,固然是需要我们的智慧,然而最重要的却在于呼唤起族人的民族感情。现在汉人最缺乏的就是民族感情。儿不嫌母丑,何况汉服之美丽。儿女热爱父母,在于血缘;族人热爱民族,在于炎黄子孙之血脉传承。唤醒炎黄血脉,找回民族感情,是民族复兴之关键。我们不能只是填表的汉族人,我们要呼唤起我们的民族感情,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
    汉服运动就是以汉服为契机,全面复兴中国的汉文化的运动,汉服运动不光光只是复兴汉服这一民族传统服装,更重要的是复兴那没落的传统文化。历史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汉服,可为什么是交给汉服?那是因为民族服装可以在视觉意识上最直接的唤醒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让这个民族去了解自己的兴衰荣辱,曾经的辉煌灿烂。由表及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这一点是很容易解释的,如果一个民族的民族服装对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影响不大的话。当时的清政府为什么还要花费37年之久的时间,不惜杀害三分之二以上的汉人来镇压一件衣服。清王朝的统治者是聪明的,如果没有剃发易服的话,清王朝的历史也会像元一样不超过一百年。汉服的消失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汉服消失后的,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骨气,廉耻,气节,文化的消亡。鲁迅先生说过,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既然那些东西的消失是随汉服消失而开始的,那么,全面复兴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必将以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的复兴为开始。
    汉服运动兴起之初,许多人第一次穿上汉服时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在那一刻,炎黄血脉之激发,民族感情之突然涌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原来是汉人,这便是民族服装之效果,这当然不是填表时写下汉族时所能产生的。我相信只要穿上汉服,没有人会无动于衷的。也许在你真正穿上的那一刻,你才能真正明白,民族感情这东西和素质无关。也许就像那首《汉家衣裳》的歌词所唱“终于穿上我汉家衣裳,再止不住热泪盈眶,祖先的血液在心中流淌,告诉我你的名字是炎黄”。
    也许有人会说,认可汉服与推广汉服分开来讲,更多的人能做到认可汉服,但真正叫其穿着汉服上街,可能有点难;当人们谈及文化的复兴,更多地可能想到文字、语言方面。毕竟衣服只是外表,而语言文字是内涵,更能代表一种文化。事实确实如此,但我们也需要明确,汉语汉字的内涵需要更高的学术修养才能完美认知,而汉服则是便于普及的表象文明、基础文明,现在人的误区就在于基础都做不到却谈深层、谈内涵,所以大多人都是嘴上说说,自我安慰、自我麻痹,对于汉服也根本不是真正的理解。这样只能让华夏文明走进博物馆,偶尔拿出来展示时却连自己都弄不清是什么;当然,这也是很多人不能付诸于实践,缺乏勇气的借口。汉服、文字、语言,都是华夏文明体系的诸多要素之一;然而汉服却最为直接表明一个人的民族归属。“衣冠上国”正在于此,足可见衣冠之重要。汉服是外族人辨别汉人的最基本明显之标志,也是汉人曾经最自豪与乐于展示的地方。然而现在说着汉语、写着汉字却没有民族意识的汉族人绝不是少数,但穿上汉服而没有民族意识的人是罕见的。穿汉服是需要勇气的,穿汉服宣传是为了唤醒更多的族人,是民族大义之所在;嘴上说几句好话很多人都能做到,然真正能铭记于心,付诸实践的人才是难能可贵。汉服复兴运动是直面整个民族的民族认同感,直面唤醒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这个核心问题。如果复兴了汉服,那么也就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以说汉服运动不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了,汉服一复兴,其它的传统文化也势必强势崛起。如一个很简单的提问,你认为复兴茶道什么的,会像复兴汉服一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广泛的影响吗,能得到如此之多的汉服同袍的支持吗,能在无官方相助之下,依旧强盛的走过近十年的路程吗?
    正所谓不辨不明,汉服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没有经验可以利用,大家都是摸索着一步步走过来的,也没有哪个人哪个组织能够主导这场运动,大家都是在为了华夏复兴的目的而各行其道,所以争论是难免的。然争论之目的不在于意见之统一,而在于各种观点都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对于汉服精神的理解,在各种争论之中找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才是意义之所在。汉服运动是前所未有之运动,没有人敢说自己所理解的精神就能得到大家的公认,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通过争论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争论的越多,视角便越全面,汉服的复兴与民族精神的复兴便指日可待。
    汉服影响极为深远,洋洋四千载,一直到明朝末,它承载了一个庞大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论是先秦气魄、魏晋风骨还是汉唐神韵,纵使样式花色略有变异,但衣冠特征一脉相承;漫漫几万里,衣冠传播周边的民族,并构筑起了东亚的华夏文明圈。但令人伤感的是,这种文明的原生地却比四野更加凋敝和荒芜。立领小袖堂而皇之地代表着中华,交领右衽被唏嘘成为异邦;孔子一度被认成封建礼教的招牌而打倒,而韩国的儒家气氛却又让孔夫子的祖国这边钦羡不已。有人说,“中国没有华夏,华夏不在中国”,虽是愤慨之语,而对于华夏文明原生地的住民们,又有何言语辩驳呢?在汉服的原创国度,汉服竟然被指斥为“复古”和落后,而目前能看到的华夏衣冠最完整的孑遗,竟是我们曾经的两位学生日本和韩国了。
    汉服复兴运动是海内外全球华人之共事,是面向所有族人的大事,汉服的复兴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的觉醒和宣传——作秀的人穿着汉服作秀,宣传的人穿着汉服宣传 商人以汉服为商业,学者以汉服为学问——当各个阶层都能穿起我们民族服装的时候,汉服才算是真正的复兴,才算是我们整个民族再次认可了我们的民族服装。如今的汉服运动 就如同神州大地上一个个燃烧的火堆,各自点亮自己的火堆,才会有星火燎原的一天,历史功过只能是后人评说,只有汉服真正复兴之后,这场运动中的是是非非才会尘埃落定。汉服运动不过是一个唤醒族人的启蒙过程,如同婴儿学走路一般歪歪扭扭,种种的不尽人意都是正常的现象,也正是在这磕磕绊绊之中慢慢的成长壮大。
    春夏秋冬交替循环,历史也不是永远都在直线前进——中世纪的黑暗、蒙元的残暴统治、满清的入侵——都是人类历史的倒退时期。文明的倒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正常现象,区区数百年间西方现代文明的前进不过是历史中的一次浪潮而已,潮起必有潮落,下一次涨潮之际,就不一定是哪一朵浪花在阳光下闪亮了。汉服复兴运动既然已经兴起,就注定要掀起历史中一场新的浪潮,消失有消失的道理,重生就有重生的道理,在汉服重生之际弄潮前行,才是我们汉家儿女的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 一盏风《现代汉服体系》[Z]
    [2]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3]周汛《中国古代服饰风俗》[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4]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5]华梅 《中国服装史》[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6]万志全《中国古代审美理想》[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7]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叶朗《服装艺术造型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袁济喜《六朝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
    [10]程振红《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J]
    [11] 水无痕《汉服的传统审美观与现代审美观》[Z]
    [12] webtiger《传统审美观和现代审美观的异同点》[Z]
    [13]百度百科·汉服词条[Z]
    [14]百度贴吧·持盈《作为曾今喜欢汉服的人,我有话说》[Z]
    [15]百度贴吧·齐鲁风《否极泰来,重开气象——汉服兴起历程及展望》[Z]
    [16]百度贴吧·齐鲁风《注重价值关怀,提升汉服群体思想内涵》[Z]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