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入门概说 >

那些被歪曲的儒家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被许多人引述来形容“家天下”的专制程度,甚至被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相提并论。这当然是天大的误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先秦民谣《北山》中的一句,整首诗说的并不是“家天下”之意,而是在表达臣民对于国王分配徭役之不公的牢骚。
    2、即使抽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句来看,它所描述的也是井田制下的土地“保有权”状态,并不是说天下土地归王私有。而自战国以降、封建制解体以来,除了严格实行均田制的短暂时代,中国的土地制一直就是私有制,更谈不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民间的土地流动,有一套自成体系、地方性的习惯法在行使规范,国家一般不加干预。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语,被今人歪曲地解释为“贵族拥有特权不受刑,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之意。甚至鲁迅也认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鲁迅真的不知道“礼不下庶人”的准确含义么?
    2、其实这句话的涵义已记录在《孔子家语》中。孔子的弟子冉有曾经向老师请教:“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孔子解释说,不是的。大夫犯下罪行,也要受刑罚,只不过应当照顾贵族的尊严,令他们“自请罪”,若所犯罪大,则叫其“跪而自裁”;而所谓“礼不下庶人”,乃是说庶民劳碌辛苦,不应责之以备礼。
    3、按照周礼,贵族如被指控犯了“五刑之域”的大罪,“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这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治罪场景:“白冠厘缨”是罪人所戴的帽子,象征有罪;盘水,即盘中盛水,象征公平;加剑,象征礼法制裁。而制裁通常就是自杀。——像不像日本武士道?既为贵族,当视荣誉重于生命。我们可以发现,“刑不上大夫”强调的是贵族对尊严与荣誉的自觉;而“礼不下庶人”则表达了对庶民的宽容。
    
    【君君臣臣】
    1、“君君臣臣”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证明儒家具有绝对效忠思想,甚至被演绎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其实,“君君臣臣”表达的是一种对等的义务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首先要像个君的样子,臣才有效忠的义务;君若不君,则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义务。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种“从道不从君”的儒家思想,跟西人的“国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观念,同样具有宪政品质。
    2、孟子的君臣思想比孔子还“激进”。他认为,对于异姓之卿来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对于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可批评,如果君不听,则异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关系,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另立新君。甚至,儒家还主张,若君主无道,臣民可以起而革命。
    3、用孟子的话来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革命就是“诛一夫”(《孟子·离楼/梁惠王下》)。汉初辕固生与黄生的争论,也体现了孟子“诛一夫”的思想。黄生认为君臣各有名位,上下有别,君主有过,臣下当正言匡过,而不是搞什么汤武革命。辕固生直接否定他:汤武革命乃顺应天道,合乎正义(《汉书·儒林传》第五十八)。这里隐含着一个宪政命题,即在儒家看来,臣民天然地具有反抗暴政的正当权利。
    4、总结一句:有这样一种契约性的关系,由双方缔约订立,以此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依据礼法,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相互的,一方如果不履行他的义务,另一方都有权利解除双方缔结的契约。这种契约关系下的两个人,当然可以说是自由的。——没错,我说的便是西周封建制下的君臣关系。封建时代的君臣是契约性的,也是自由的。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1、许多人都说儒家主张“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以此来抨击儒家是专制的帮凶、皇帝的奴才。然而,“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之说,未见之任何儒学典籍,也没有一位知名的儒家说过这种话。倒是在明清通俗小说与戏曲作品中,可以找到不少类似的说法,比如《西游记》第七十八回,猪八戒说,“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猪八戒当然不是儒家。
    2、只要了解先秦儒家对君臣关系的论述,当知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可能是儒家的观点,因为它与儒家赞同的“君君臣臣”之道严重相悖。考虑到这类说法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而明清恰恰又是秦后最专制的时代,可以想见这应该是专制体制下市井小民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来源不是儒家正宗,而是揉合了法家“为人臣不忠,当死”(《韩非子·初见秦》)主张、俗儒愚忠思想的政治宣教。
    【民无信不立】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句是什么意思?心灵鸡汤派估计会说,就是“人们要讲信用”的意思嘛。错了!“民无信不立”并非指向个人的道德品格,而是指向一种政治伦理。先贤孔子的意思是说,政府必须建立在人民的信任之上,得不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是不可能维持的。儒家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信任。
    
    【不患贫而患不均】
    1、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季氏》)这话被不少人拿来当成儒家主张“均贫富”、赞同“平均主义”的证据。但儒家怎么可能有“平均主义”的思想呢?先秦诸子百家中,倒有一家是强调“绝对平均主义”的,那就是农家的许行,他主张取消分工、“市贾不二”,即同一商品不准有两种价格。但许行的思想受到孟子的猛烈批评,认为他“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2、那么“不患贫而患不均”当作何解?朱熹注解说,“均,谓各得其分。”(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这里,我们对朱熹的解释再作些注解:“各得其分”的“分”,在古汉语中有“权利”之义,晚清传教士丁韪良即以“凡人理所应得之分”来理解“权利”一词(丁韪良翻泽《万国公法》)。故而,“均”,是指各人按自己应得之权利获得收益,“不均”,则是漠视权利的不公。
    3、完整地理解,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乃是表达了一种建立在权利观上的公正诉求。它指向公正,也指向权利。士大夫、庶民、地主、资本家、工人都有权利获得自己所应得的那一份,这就是“各得其分”,就是公正;如果有人所得与自己的权利不匹配,即是不公正、“不均”。这样的“不均”,当然应该名正言顺地予以反对、抗议。
    
    【君不名恶】
    1、董仲舒主张,“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恐怕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会认为董氏在为绝对皇权张目,何曾有半点制约君权之意?其实,只要不望文生义,从宪政主义的角度来理解,董子此说有微言大义。所谓“君不名恶”,即君主不为错。英国普通法中有所谓“君主不容有错(The king can do no wrong)”的原则,这一原则恰恰构成了英国君主立宪的法理基础。君主如何不为错?答案是,君主只作为尊贵之国家象征,不过问实际行政,不负行政责任。如是,政府有错,由宰相担责,君主超然事外。这便是虚君宪政之精义。
    2、董仲舒又怎么可能为绝对君权张目?他还说:“王者,天之所予也。……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那么这段话是不是跟前面的“君不名恶”相冲突呢?不然。“君不名恶”乃是指常态下的虚君政治,“有道伐无道”则是指君主严重失德时的非常态“革命”。要言之,如果君主恪守君道,“恭己正南面而已”,则“君不名恶”,永远没有过错;如果君主无道,倒施逆行,那就会被“有道伐无道”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