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而在这其中,蒲剧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独特风格的剧种。蒲剧,俗称"乱弹"(或"乱台"——热闹之意),渑池、义马、陕县东乡称"西戏",是陕县一带最为流行的大剧种,据说明末嘉靖年间已经出现。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蒲剧的地理形成 蒲剧(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蒲剧的音乐与唱腔 蒲剧的音乐音域宽广,旋律跳跃幅度大,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起调高,唱腔高昂,朴实奔放,擅长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它的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部分以板式变化为主,有花腔和杂腔两种。其板式有:慢板、二性、小送板、折板、流水、间板、滚白、导板、大送板等。花腔包括:十三湾、二音腔、三倒腔等;杂腔包括:靠山、一串铃、娃娃、钉缸等。伴奏乐器分文、场武。文场伴奏乐器包括:呼胡(主奏)、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小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包括: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战鼓、碰铃、道锣、木鱼、小锣、铰子、堂鼓、云锣、京锣等。 蒲剧的传统剧目 蒲剧传统剧目有本戏、折戏500多个,题材上至远古,下至明清,有文有武,风格多样。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燕燕》、《西厢记》、《赵氏孤儿》等,新编历史剧有《白沟河》、《港口驿》,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等。其中《窦娥冤》已摄制成影片。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也就是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同时对于山西地域文化的研究也同晋剧一样,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剧正陷于危机之中,处在了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中,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蒲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蒲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