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更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久远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文化底蕴令世人瞩目。独特的自然特质孕育了具有“杂粮王国”之称的魅力山西。独特的杂粮品种、极富创造性的山西民众以及其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西饮食文化。 面食之乡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居住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尽管日子算不上富足,但在“吃”的方面却并不浅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积淀之深厚当令世人瞩目。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有着诸多与“吃”有关的物产和特产,为山西成为面食之乡奠定了客观现实的基础,再加上民间智慧几千年的积淀和演变,使山西面食不仅名扬国内,而且香飘四海,以致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盛誉。 饮食习俗 山西百姓的饮食习俗在北方地区是非常独特的。特殊的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山西独特的面食文化,而面食文化又孕育了山西人特殊的饮食习俗。嗜好面食,兼喜汤食。除了盐醋之外,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姜等视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除了盐醋之外,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姜等视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山西人平时吃饭较节俭,但有客人来,必然竭尽家力热情招待。多置饭桌摆饭,客人坐上席位,主人相陪,一般要以新碗新筷给客人用,饭前多饮酒助兴。上菜家贫者二凉一热、四凉一热、四凉四热;富裕者六六、八八、十全席、双十席,上火锅。 饮食习惯 日常饮食习惯山西大部分地区为一日三餐制,个别地方如阳城等地有一日吃五六顿饭的。冬闲日短时节,一般改为两餐,称“一老晌”。。在山西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 有一套制醋的经验,庭院中备有一两个酿醋大缸。平川地区酿造高粱醋,山区居民酿制米醋、枣醋、柿子醋、沙棘醋等,各有其独特风味。 饮食信仰 供神祭祖,不得供吃剩的食品。要有专门的供器,多供奉干粮和菜肴、果品,不供汤类。供神多为单数,祭祖需是双数,一般为四。平时改善生活吃些可口饭菜时,要先供灶神,过年还要供枣山、米捞饭等,取一年中米面成山之庆的意思。晋北一带上坟祭祖,食品总以篮子提,要用盘子端;上供不用手提要用筷子夹。祭酒忌泼,要洒成一圈。求子、还愿、祈雨、敬土神、向神求药等,均以白馍成双数相供。 风味小吃 山西因气候、土壤结构、生活条件,和土特产品不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地方风味小吃。碗托、荞面河捞、鸡蛋醪槽、羊肉泡馍、晋阳一窝酥、临猗酱玉瓜、平遥牛肉等都是颇负盛名的美味。 山西别具一格的食物及饮食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山西北部、中部就成为中原人民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之一。由于民族聚居与民族文化融合,把各种风俗聚集于山西,山西的食俗也就变得复杂、多样化和宠杂起来,形成了山西特有的面食文化、晋菜文化等,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山西的地域风情,更是山西淳朴民风的最好展示,面食,陈醋,美酒是山西人民向外界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宾客的欢迎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