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汉族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汉川善书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汉川善书曾在湖北文化的发展中大放异彩,如今却面临着濒临传承的危机,亟待保护与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汉川善书历史溯源 善书是汉族民间文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一。据四川天日镇古墓出土的"说书俑"所析,远在汉代就有萌芽,至唐代的出现了散韵相同,说唱并茂的"骈文"和"俗讲"。宋元以后,说唱文学的种类日益扩大,明代永乐年间便有"钦颂善书"印行天下。清代时,善书由案头文学发展成讲唱文学,且产生了善书曲艺,流行于八旗直隶各省,后北衰南盛,除流行于湖北的武汉、孝感、荆州和黄冈等市县外,在上海、重庆、河南开封、四川万县、湖南津市等也有从事这种宣讲活动的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方的善书渐趋消亡,惟湖北汉川、蔡甸、仙桃一带的艺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曲种,且逐步形成了以汉川为中心的"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之所以在汉川生根、开花、结果,是由于历史上汉川是众水汇归之区。清代至民国,襄河两岸开出九条支津,汇归汉水,水乡逐渐变成平原,群众也逐渐由捕捞转至耕种,生活日趋安定,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道光年间,官家宣讲圣谕渐为民间宣讲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邻里、救难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节、中元节前后宣讲,后逐渐发展到经常性的活动并可在田头地边、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宣讲,深受乡民欢迎。1936年前后,汉川善书由乡间进入武汉等城镇。 汉川善书的艺术特色 由于善书是一种叙述体,不象戏剧那样要求化妆,其形式简单,易于继承,故善书很快被人接受并发展演变成为汉川的曲艺曲种。善书初为一人宣讲,后发展为三人或多人同台宣讲。多人宣讲时,有"主案"与"宣词"之分。主案重说讲,宣词(又叫答词)说兼唱。其表演程式分"宣"、"讲"、"答"、"对"等项,内容多高台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主案自始至终说讲故事,宣词则随主案人诠释故事情节,分扮各种角色上场或退场。汉川善书语言通俗易懂,有问有答,有讲有唱。 汉川善书现存优秀名篇300多篇,经常宣讲的有100多篇,专门从事宣讲创作汉川善书的人员有300多。进入新世纪,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影响,加之一些有造诣的老艺人相继辞世,年轻世人能独树一帜的少,一些优秀的曲目濒临失传。汉川善书在当前的传承发展中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青年艺人断档,传统流失严重,亟需扶持保护。2006年5月20日,汉川善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