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大校长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人文 佚名 参加讨论

    大校长
    朵渔
    1916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他到校后,没有开会发表演说,也没有发表什么文告,只发了一个布告,宣布聘任陈独秀为文科学长。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后,守旧派对蔡元培的此项任命颇为不满,认为陈只会作几篇策论式的时文,连在北大任教尚且不够格,何以能主持文科?蔡只说:“当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
    1917年北大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63岁,辜鸿铭60岁,段祺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也就不奇怪了。蔡先生曾自述道:“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在此办学理念之下,这位五四元老、新文化的保姆将北大带上了科学与民主的正途。
    1919年5月8日,因“五四”学生运动,蔡元培被徐世昌解了职。蔡留下一封启事后便悄然离去:“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少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蔡元培启。”此后,蔡先生又两次复出,长校至1930年。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言仅为两句话:“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1930-1945年,蒋梦麟长期执掌北大。1930年,蒋梦麟甫一上任,便将刚刚北上的胡适聘为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并制定出“校长治校,教授教学,职员治事,学生求学”的方针,大力延聘名教授,开始重振北大。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时任北大代校长的蒋梦麟在北大公祭大会上沉痛地说:“我任校长,使人家子弟,社会国家之人材,同学之朋友,如此牺牲,而又无法避免与挽救,此心诚不知如何悲痛。”言此便“潸然涕下”,全场学生相向而泣,门外皆闻哭声。何兆武回忆说,他的姐姐在北大化学系读书时,因参与“一二九”运动被抓捕。过了两天,他父亲收到一封信,是北大校长蒋梦麟写来的,大意是:你的女儿被抓起来了,不过请你放心,我一定尽快把她保释出来。何先生说:“解放前,凡是学生出事,校长大都出来保。”
    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出任校长。罗家伦颇有一些抱负,开始招收女生,淘汰了一批教授,大量聘请有真才实学的教员。当时蒋廷黻正任教于南开大学,颇有名望,罗家伦有意请他,遂亲赴天津。而蒋廷黻在天津住惯了,不愿走。罗家伦左右搬不动他,只好耍无赖:“先生若不去清华,我就不走了,一直坐在你家。”说完就不响了,坐在蒋家熬了一夜。蒋被搞得无可奈何,只好答应去清华。
    1931年,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仿孟子所说的“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留下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7年,战火日炽,北平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清华南迁,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1942年,梅贻琦53岁,以清华校长的资格主持西南联大校务。当时北大校长是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教育部令他们轮流担任三校校务常委会主席。但张伯苓在重庆另有任事,便把自己的职责委托给了蒋梦麟,蒋梦麟又将担子压给了梅贻琦,于是,整个联大校务就落到了三人中最年轻的梅贻琦身上。为了节省经费,梅贻琦辞退了安排给他的司机,坚持自己开车,后来干脆封存了公派的汽车。
    同为“五四”时期北大学生领袖的罗家伦和傅斯年开玩笑,说蔡元培、胡适是北大的功臣,而他们是功狗。傅斯年说:“胡适比我伟大,但我比胡适能干。”傅曾短暂代理北大校务,为维护大学独立和学术自由,傅斯年拒绝权贵子弟降格入学。为此,他特在校长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张字条:“有为子女入学说项者,请免开尊口。傅斯年!”1945年12月间,西南联大学生因反内战活动而与当地军警发生冲突,爆发“一二一”学生运动。时任北大代理校长的傅斯年赶过去,见到对惨案负有直接责任的关麟征,劈头便说:“从前我们是朋友,可是现在我们是仇敌。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你杀害了他们,我还能沉默吗?”蒋梦麟感慨道:“孟真为学办事议论三件事,大之如江河滔滔,小之则不遗涓滴,真天下之奇才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