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京音乐至今已传承五百六十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寺京音乐由公元1444年传袭至今已有二十八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的训练历代都十分严格, 在招收、训练门徒上, 只收十二岁以下的孩子, 入寺后必须经过七年严格的音乐训练, 外寺僧徒, 必须在训练完成后, 经智化寺承认, 以能够与智化寺僧徒合奏的方为达到演奏标准, 演奏中对演奏技巧有严格的规定, 对乐曲不得随意增删变动, 因而, 智化寺京音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忠实地保存了中国古老音乐文化的风貌。 智化寺京音乐包括诵经、管乐、法器三个部分, 以突出管乐演奏为主要特点。演奏的乐曲分单曲、套曲. 单曲即单独演奏的曲牌; 套曲即为若干曲牌的联缀演奏。套曲分中堂曲和料峭两种, 中堂曲用砖寺内白天的佛事活动, 料峭于夜间放焰口时演奏。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它在传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注重保护继承。智化寺京音乐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 从现有资料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京音乐与唐宋古乐有关。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多位著名音乐家对智化寺京音乐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化寺京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得到政府、音乐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的发掘抢救,但至今仍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智化寺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 近几年来, 一些音乐界的有心人, 尤其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国乐系师生们, 做了不少的努力,并且直接参加工作, 大家都觉得如果再不及时抢救, 就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有很多年纪大的和尚, 都已经去世, 没有去世的老和尚也多身体不佳, 至放中年的和尚已经还俗而又失散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 眼看智化寺的音乐就要成为绝音。因此他们成立了智化寺音乐专门小组, 并住进寺里, 虚心向老和尚学习, 他们知道所负的责任重大, 所以非常认真的整理乐谱, 一字一句的学习吹奏, 也想尽办法把还俗的和尚找回来, 一点一滴, 在千辛万苦之下, 延续了智化寺音乐的传承。更多地域文化方面的知识,尽在中国传统文化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