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对生命、宇宙、生态、自然与超自然的量阐述了独特的见解,以顽强的生命力闪烁在青藏高原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我们就从代数学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及应用,向人们充分展示藏族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数学思想。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远在有文字记载以前就有了,因而对其发展方式大都只能揣测、想象。我们有理由说,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在最原始的时代就有了关于数的意识。原始人要生存必须狩猎、采集野果等,在打猎时有时一无所获,有时仅有一只或多于一只,于是就产生“有”和“无”、“一”和“多”的概念;由于食物的分配、生老病死,人们有了“多少”的概念。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已经具备实用数字感的原始文化大多采用的是对两个事物的集合进行比较,以获得对数量的认识。 为了较长时间地保存和记忆的需要,更加准确地记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数量,人们本能地把自身的器官(手指)和自己身边的石子、青稞粒、羊粪蛋、树技等易取之物作为计数的工具。据载,在青藏高原常用的有手指计数、刻木计数、结绳计数、画痕计数等,其原理都是采用数学中一一对应原则进行的。实物计数的反复使用加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计数的数目和范围不断扩大,便逐渐产生了抽象的自然数概念和数码以及实施的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规则,这一切大概与藏族文字的产生相同步。 藏族数学在文字数码产生后,不仅算术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工具也在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成果的基础上有了重要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天文学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目前见到的藏民族主要计算工具有两种: 一是石子算法。其用途有二,其一是进位用;二是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著名藏学家诺章·吾坚先生认为藏族传统的数学中石子算法的理论体系成熟于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当时的地方政府“孜康”里有一位叫贡嘎的学者,写了一本《八章子算法》,被认为是藏族传统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 二是沙盘算法。由算盘、沙子和算笔三部分组成,是藏族历算家普遍采用的计算工具。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经济耐用、快速准确,远远超过笔算,对藏族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总之,藏族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除了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外,还与它内在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有关,它不但研究事物的量的一面,还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开发人潜在的全部智慧作为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