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景颇族的饮食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2-17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景颇族的物产资源相当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他们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无论是主食、蔬菜、肉类还是饮品,景颇族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因此,景颇族的饮食文化相当丰富。
    
    景颇族的环境
    景颇族聚居地系山地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各种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景颇族不仅食陆畜,也食水产,举凡鸟兽鱼虫,花果草木,无不在觅食之列。正如他们所说的:“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
    主食文化
    以主食而言,主要有大米、包谷、大麦、小米、高梁、芋头和薯类。芋头是景颇先民在步入农耕经济之初,率先种植的粮食作物。载佤人最古老的三个姓氏即来源于斯:“梅何”——即栽芋之意;“梅普”——即芋头地之意;“梅掌”——即整理芋墒之意。至于谷子,传说谷种是狗从太阳出的地方(指内地)来时粘附在尾巴上带来的。有了种籽,人们才会种谷子,所以景颇族每年吃新谷米饭时,都要先给狗吃。
    景颇人烹制的与众不同的主食有“炒新谷饭”、“竹筒饭”、“麂血饭团”和“飞蚁煎饼”等。
    肉类资源
    肉类,以牛(水牛、黄牛)、猪、鸡为主,同时辅以猎获的野生动物作补充。
    多样化的蔬菜
    蔬菜,通常仅在园地种植少量季节性蔬菜。其品种主要有青菜、黄瓜、南瓜、洋丝瓜、蚕豆、豌豆、姜、辣椒、野芜荽、苤菜、韭菜等。此外,景颇人主要靠采集野菜充为日常蔬菜,草类有苦纤纤、鸡肉菜、马蹄菜、鱼腥菜、野芹菜等,另外还有许多竹类、菌、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野菜。
    饮食习惯
    景颇族吃饭时男女可以同桌。景颇人习惯于一日三餐。晌午饭尤具特点,通常为野餐。景颇人外出劳作时,均用青叶包一个饭团,再包一个小包,内装盐、辣子、豆豉等佐料。待歇晌时,将劳动中或休息时找到的动植物野菜加入佐料烹调,而后佐餐享用,别有风味。农忙时,一日四餐,即早、中、晌、晚餐。吃晌午饭与前同。五十年代前,景颇人在集体时食时,均把食物用树叶分成若干包,按照人数,不论宾主,不分老幼,每人两包,既不多得,也不得少。直到后来,在大集体吃饭时,仍保持此风习。可见,平均分配的原始平等观念仍残存在景颇人的日常生活中。
    从中国传统意义上来看,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饮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越其物质意义来看,饮食文化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深深地融入了我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民族文化多样的形式也为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想要了解景颇族更多的文化形式,请关注传统文化网,一起领略景颇族舞蹈的风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