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但不是少数民族,先归属为汉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以前不在中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2014年5月7日,穿青人第一次领到了标注有本民族信息的身份证——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杨场派出所民警将盖好章的户口簿及身份证发放给郭丹。 ![]() 穿青族分布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区、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数约六十七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穿青族服装叫“穿青”。 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和所穿衣服来称呼的;所以称为“里民子”,是因为他们先民与早期“里人”(或泛称“僚”)有关,这是就其历史源流来称呼的;而称为“穿青”,是从“衣尚青”而得名,这是以其服色特点来称呼的。这几种称呼先是他称,进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们的自称。 至于穿青人的族源由来,学术界向来有多种说法: 土著说——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僚人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部分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该观点; 分支说——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战争结束后,大军就地垦戍,这部分随军汉人(包括军人和他们的家属)留居当地,和当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长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虽然国家没有承认“穿青族”是少数民族,但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全国约73万未识别民族人口中,穿青人的数量多达约67万。暂时来说,穿青族还属于一个尴尬的民族,一个被承认又被否认的民族,一个可能即将消失的民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