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一名,意为“驾驭驯鹿的人”,或意为“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伦春人使用本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鄂伦春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鄂伦春族能歌善舞。音乐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鄂伦春民间音乐主要有:宗教歌曲 “萨满调”、歌舞曲“吕日格仁”、山歌体的“赞达仁”等。 萨满调 兼有歌唱、舞蹈、叙事的特点。它的节奏多变,衬词特殊,音调富于表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保 留着鄂伦春族民歌的古朴风貌。 吕日格仁 鄂伦春族民间歌舞。人们手拉着手,随 着吕日格仁的节奏前后摆动,在原地或沿圆圈踏步。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多。吕日格仁歌曲衬词多样。有些吕日格仁和赞达仁相似。一般说来吕日格仁情绪活跃, 节奏便于舞蹈,结构短小方整,有的只有一个乐句。歌舞进入高潮时常常唱出一些力度较强的、有节奏的呼号衬词。 赞达仁 鄂伦春族民歌中主要的音乐形式。在鄂伦 春语中,赞达仁的词义本身虽然是指山歌小调类型的民 歌,但也泛指歌舞曲以外的一切民歌。就其内容而言,它 包括悲歌、情歌、儿歌、摇儿歌等。赞达仁有无词和有 词的两种形式。无词的节奏较为自由,只用衬词“哪衣 呀,哪耶希哪──斯耶”等填充曲调。这类歌即兴性强, 音调高亢刚健,如: 有词的节奏规整,结构方整对称,有时将这两种赞达仁 连起来唱一些叙事性的内容。 鄂伦春族民歌多为五声羽、宫调式,其次为徵、商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偏音多作经过音使用。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民歌中有六声音阶出现。鄂伦春族民歌多为单乐段,由两句或四句构成。旋律以连续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为典型乐汇。节奏有二拍、四拍、三拍等,亦有不规则节奏及混合拍等,但散板极为少见。鄂伦春族民歌的传统唱法中,长音一般平直,无颤音或波音,只在开头和结尾有装饰音。歌曲变体较多,一曲多词现象相当普遍。歌词多采用头韵,音乐和歌词结合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鄂伦春族民间音乐得到发掘和整理。反映鄂伦春人民新生活的歌曲《鄂伦春小 唱》、《鄂伦春姑娘》等受到群众的欢迎。以鄂伦春民间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歌剧《带枪的新娘》已由哈尔滨歌剧院上演。 在古老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族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文化,揭示了鄂伦春族人民在那特定的历史阶段经历的社会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他们以歌颂、悲愤、希望与追求等复杂的情绪,不同程度地显示出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扥诸多不同社会生活的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