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 信仰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心灵最安全最踏实的地方,是我们的人生最值得交付的对象,是漂泊不定的人生安寄的栖所。没有信仰的生命是空洞苍白的,是浪迹和散乱的。 其实,人人在生活中都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信仰。有人信仰金钱,认为金钱才能让人生安全;有人信仰权势,认为有权势就有一切;有人信仰艺术,认为对艺术的追求才能让生命充实;有人信仰爱情,认为只有爱情才是生命中最可靠的温暖;有人信仰神灵,认为只有神明才是苦难人生唯一的依靠。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缺乏信仰,其实更准确地说,信仰并不缺,缺乏的是真实健康的信仰。那么什么是真正有益于人生乃至生命的健康的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缺乏信仰教育的时代,答案在每个人自己的寻觅中。解决这个问题,就如解决许多人生的问题一样,需要求索和思考,也伴随着惊喜与忧伤。 上至古圣先贤,下到仁人志士,乃至每一个希望了解生命真相的个体,无不在用生命来解读和实践自己的信仰。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把人生的意义上升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就是他的信仰。这种信仰能突破生命狭小的格局,提升和成就生命的品质。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这种信仰能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温暖了社会也升华了人格。可见,确定一种信仰是否健康有益还是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这种信仰一定与真理相吻合、与自然规律相和谐,一定对自己当下乃至未来的生命有所利益,一定对社会、对他人没有负面的伤害。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最终会找到佛教。佛教从本质上讲不是信仰。从世界观上,它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一种呈现,是经过无数圣贤的生命实践求证真理后的分享。从方法论上,它是用来解决生命的烦恼与迷惑、完成生命品质升华的方法。从目标上,它是为了提升生命的品质,恢复我们本有的、像佛陀一样究竟圆满的慈悲与智慧。但由于众生无力一下子了知与担当,才慢慢走向信仰的层面。从实际对人生的效用上观察,需要信仰的人生,没有比建立对佛法的信仰更准确的了。因为这份信仰是建立在究竟圆满的真理之上,它超越时空,堪可作为一切生命的究竟皈依。 佛教道场就是传承与担当信仰的地方。千百年来,无数追求觉悟与真善美慧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完成了生命版本的升级。佛教场所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一不是这种信仰的彰显。道场的兴盛衰废也伴随着大众信仰的起伏而变化。 健康的时代一定有健康的信仰,这个答案在历史中随处可觅。对于每个人来说,正确的信仰是幸福人生的开始。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才会有正确的心态与行为,正确的行为才能感受到幸福快乐的人生。这个公式很简单。 当今时代,信仰日趋多元化,也越来越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信仰迷失给人类自身带来的伤害正困扰着社会。选择正确的信仰,需要智慧的抉择,是生命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交待。 生命需要正确的信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