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唐卡颜料技艺传承人:法律保障“非遗”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社记者 陈韬彬
    “过去我们作为技艺人并没有什么特殊身份,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爱好或责任。现在很多责任明确了,法律的保障,更有利于这种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阿旺晋美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阿旺晋美有一个更突出的身份——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目前这一领域唯一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所提到的法律是指:2011年中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2014年西藏出台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在这两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为保护和抢救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阿旺晋美付出了艰辛的代价。
    制作和应用矿植物绘画颜料在西藏已有数千年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的唐卡,其用料极为讲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植物原料,用这些颜料绘制出来的唐卡可保存千年之久。这也使得以壁画、唐卡为主的西藏绘画艺术成为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过去唐卡画师所用的颜料多由自己制作、调配,由于技艺复杂,能用传统技艺制作颜料的老艺人逐渐凋零,制作技艺在1959年以后就面临失传,只能在史料中找到零星的记载。
    1996年,西藏大学专门组织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四人研究小组。抱着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念,四人揣着2000元人民币科研经费和一腔热血穿梭于高原各地。阿旺晋美便是其中一员。
    他介绍,当时他们去各地寻找掌握这项技艺的老艺人,听其口述并做记录,回来后又进行无数次地实验。经三年努力,才把这项技艺基本抢救出来了,并恢复颜料生产。
    石青颜矿是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的重要原料。西藏和平解放后,石青颜矿已基本停止开采,但近几年颜矿需求增加,致有些人“重操旧业”。这让阿旺晋美很是担忧。
    让他欣慰的是,2014年正式施行的《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限量开采、提高利用率等措施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天然原材料和珍稀矿产;严禁乱采、滥挖或者盗卖。
    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如今已获国家专利,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阿旺晋美告诉记者,藏族传统矿植物颜料仅10余种,目前近40种,很多过去买不到的颜料,现在市场都能满足。
    “法律规范和加大宣传后,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更是强多了。”阿旺晋美补充道。
    说唱艺术《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27岁的斯塔多吉,是目前中国最年轻、学历最高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正在西藏大学攻读硕士的他告诉记者,《办法》对于格萨尔艺人来说是重要法律保障,对西藏“非遗”的传承是永久性的。“我每天早上都要录制两个小时的音频资料。”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介绍,2014年《办法》出台,标志着西藏“非遗”保护正式步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办法》就“非遗”保存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等各个环节作出了符合西藏实际的规定。
    记者梳理发现,仅2016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保护“非遗”方面就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完成传统八大藏戏剧本编写、挖掘并排练被称作“西藏戏剧之祖”的巴贡戏,完成对“嘎尔”传承人平措玉杰在内的1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