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谐音“福禄”,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吉祥物。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将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挂在屋檐下,保佑全家一年吉祥、幸福,于是扎纸葫芦成为了一种民间手艺。制作纸葫芦需要经过压模、刷色、折叠、上浆、系绳等10道工艺,历时10个月才能制作完成。 上个世纪中叶,哈尔滨“葫芦批发一条街”集中在道外区南小六道街,有十几户家庭式手工作坊,实行季节性生产。80年代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葫芦作坊也逐渐扩散到丰润街和南七、八道街。到2007年,纸葫芦生产作坊已发展到40多家,生产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年产量达5000余万只,销售额近千万元。产品在满足省内消费市场的同时,还远销辽宁、吉林、山东、河北等北方数省。但随着历年来由于纸张、染料等价格上涨,棚户区拆迁,老艺人失传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南方用机械设备生产的低成本葫芦对传统市场的冲击,如今就剩下丰润街和南八道街上七、八家还在继续经营。随着道外区旧城区的改造,这里也将消失成为历史。 图片由人民网黑龙江摄影团队:幽寒(网名)摄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