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静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静澎博雅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静澎博雅首席修复师。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十多年,曾多次参加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高级培训班。 师承于贾文忠,于爱平,毛晓沪,张月玲,王勉,孙洪琦,呼万铭,王春城,吕成龙等多位国家级文物修复专家及鉴定专家。 通过多年的修复工作实践,施静女士对于馆藏文物及商业性质的文物修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不同破损程度的同类文物提供多种修复方案以供选择。让受损文物重新焕发光彩,使之更具有收藏与研究价值。 ![]() 修复前 ![]() ![]() 修复后 ![]() ![]() 修复前 ![]() ![]() 修复后 ![]() 修复前 ![]() ![]() 修复后 施静女士不仅把破损文物修复得天衣无缝,而且在金属工艺,大漆工艺上也深有造诣。 ![]() 在工业化的年代,物质的丰富让人们得到和丢弃的都太轻易。人与物的情感,有时如同与人的交往,日久自有温情流转。一直跟在身边的陶瓷器皿不小心破损,往往会十分心疼又无奈。它们不一定名贵,却寄托着主人深厚的情感。将残缺物品经过修补并重归于好,这便是施静最快乐的使命感。 ![]() 传统圆棍形锔钉 ![]() 传统锔钉与花式锔钉结合 ![]() ![]() 梅花锔钉 ![]() ![]() 随形包边 ![]() ![]() 圆背形包边 ![]() 包边纹饰 ![]() ![]() ![]() 镶嵌葫芦、叶子、藤蔓情景图案 ![]() 镶嵌纹饰 一件器物一旦破碎就代表了它完全成为了一件废物。选择最适合器物本身形态的方式将之修补完整,亦可使缺陷变成妙笔生花的亮点。对古老器物的修补不只是实用艺术,更是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缅怀和传承。除了基本的复原,如何给这些获得新生的器物赋予新的意义,则是更深的学问。若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修复了还有新的观赏把玩价值,这才是艺术。 ![]() ![]() ![]() 镶嵌门环情景图案 ![]() ![]() 镶嵌盘扣情景图案 ![]() ![]() 镶嵌敦煌飞天情景图案 金缮是瓷器修补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法,世人常道这是从日本传来的一个手工艺,但是施静不认同这个说法。其实金缮只是中国传统大漆修复中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步骤。大漆,是从漆树上流出来的液体,和空气发生自然的氧化,是一种很好的黏合剂,它对身体是无毒无害的,在大漆里加入金粉或者银粉来调和,勾勒出写意流畅的点线面,具有一种别致的禅意之美。 ![]() ![]() 大漆贴金箔 ![]() ![]() 大漆画花 ![]() 金漆(金缮) ![]() 金漆(金缮) ![]() ![]() 阴刻戗金、银某色情景图案 ![]() ![]() 刻花—肌理 ![]() 剔花戗金、银某色情景图案 ![]() ![]() 在现代社会里,许多传统手艺都逐渐被人忘记,濒临失传,其实这些传统文化里有着很深的人生智慧。古人崇尚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接触了事物,才能获得真知,器物修复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感悟,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亦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情归于器,器自有神,点滴用心自然成就妙不可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