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民间技艺 绞缬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绞缬,又名撮缬、撮晕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 ,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顺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用针线穿缝或结扎起来,防止它染色。这样经印染处理,最后布料上就出现了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花纹。染缬工艺除在部分偏远山寨尚存以外,大都已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绞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今天也称其为“扎染”。是一种对染前织物进行缝绞、绑扎、打结处理,以造成染液在织物处理部分不能上染、或不等量渗透而达到显花目的的印花工艺及其制品。绞缬的技法一般可分作缝绞法、绑扎法、打结法。绞缬在东晋和唐代流行于妇女服饰之上,如鹿胎紫缬、鱼子缬、醉眼缬等。元代胡三省记道:“缬,撮彩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也。其色斑斓谓之缬”。绞缬的特色是色彩层次丰富,韵味十足。
    缝绞法是利用针线按图案穿缝、然后抽紧作防染染色的方法。其特点是较自由地扎出图案形式。其步骤可分成折叠、针缝、抽紧、浸水、染色等。浸水的目的是防止染料上染过快而且向缝绞深处渗透。典型的实例有吐鲁番阿斯塔那304号墓出土的“叠胜纹”绞缬,上有明显折痕和针孔。
    
    ↑缝绞法
    绑绞法应有两种。一种是把织物按点撮起、用线扎绞后染色即成。这是古代常见的绞缬方法,此法不须折叠,可得放射状的点、方块或圆形图案。也可折叠染出四瓣花或米字形花图案。所谓鱼子缬、醉眼缬及团宫缬均应由此扎绞而成。另一种方法是织物按横向逐段扎结染色,其图案呈条带状。这大概就是所谓“晕繝”。对波萄葡纹绫也是一件青黄相间的绞缬晕繝产品,当由后一种方法染成。
    
    ↑扎绞法
    这是不用针线的绞缬方法。将坯绸作经纬向或对角折叠,在不同位置上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然后浸水染色,即可得到防白花纹。其加工方法是,取一块12厘米见方的方形坯绸,顺对角线作平行等距折叠,使绸坯成束条状,再从中部向两端各打两个单结。略为抽紧,即可浸水,再浸入染液染色。打开结子后,花纹呈花边状,与坯绸束条成垂直方向。把几幅这样染过花的方块织物拼掇起来即构成对花纹样。
    
    ↑打结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