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宝阳 林劲峰 通讯员 苏福彬 文/图 制鼓手艺 家传四代 鼓声,对闽南人来说,几乎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声。无论是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等泉州传统艺术形式的舞台上,还是乔迁、祭祀、庆典、丧事等民俗活动,特别是表演闽南特色的“大鼓吹”,鼓声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经验的鼓手都知道,一面好的鼓,声音要响亮却不能刺耳,要经得起几十年的捶打而不松懈。然而,这种好鼓可遇而不可求。在永春,老鼓手都知道要买鼓得到达埔镇尤家,经100多年传承的尤家制鼓技艺,意味着高品质。 尤建成是尤家鼓的第四代传人,今年已经70岁。族谱里有记载,出生于1860年的曾祖父尤学取,开创了尤家的制鼓技艺,并一直延续至今。 几经沉沦 一度中断 在一个世纪多的岁月中,世事几易,风云变幻,尤家的制鼓技艺也几经沉沦,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甚至被迫中断。大鼓,在旧社会,更多出现在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活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一系列破除迷信的活动,因此,买鼓的人少了。1953年,是尤家鼓的第三代传人尤建成的父亲尤国治当家,他被迫中断了家传的制鼓行当,直至1963年,他因病去世前,将儿子尤建成叫到床前,将制鼓的几个关键点一一道出,并叮嘱他,有机会一定要重新制鼓,不能让这门手艺断了。 出生于1946年的尤建成,从小看着爷爷、父亲制鼓,制鼓的每一个步骤都大致了解,然而,父亲停业之时,他年仅七八岁,记忆并不深。父亲去世时的一番叮嘱,让他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家传的技艺。父亲的遗命,尤建成铭记于心,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鼓仍没有市场,他只得一边务农,一边等待机会。 承父遗志 鼓声再起 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让尤家鼓重新面世的机会。1970年,村里搞活动,借来小学的大鼓,不小心弄坏了,紧急向他求助。他凭借技艺和父亲传授的秘诀,经过一番摸索,竟然做出了大鼓,沉寂了近20年的尤家鼓声,再度响起。鼓声唤醒了许多人,慢慢地开始有人找他制鼓,但数量不多,一年做不了几个。 直至1980年,他决定开店,将家传的老手艺发扬光大。最初,生意清淡,来做鼓的,无非是寺庙、宫庙里的和尚、道士等,他做的鼓经久耐用,因此产量一直不大,他的主业仍是务农,仅在业余时间做一做,补贴家用。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越来越活跃,许多村里都有了南音、大鼓吹等文艺演出队伍,很多古厝,也都有鼓乐家伙什。民间民俗活动的增加,直接带来了更多买鼓的人。2000年开始,他专心做鼓,如今,他一年可以销出大小上百个的鼓。 “我做鼓46年了,到现在为止,做过的鼓中,坏掉的很少,除非少数保管方式出问题,受潮之后马上用火烤干,导致有些带伤的牛皮收缩、开裂;正常使用,还没听说坏掉的。”尤建成对自己的手艺信心十足。那么,高质量的尤家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我们跟着老尤的巧手一起去看看。 固守手工 质量过硬 鼓的好坏,起决定因素是牛皮。牛皮的好坏、厚薄决定了鼓的质量。牛皮要选老牛皮,老的牛皮才经久耐用。从屠户手中接过牛皮后,要先用开水烫过,将毛褪干净,然后晒干备用。天气好的话,一两天就可以晒干,否则需要两三天。 接着是搭鼓架,他一般找人买废旧的木头,因为年代久远的木头能保留下来,说明材质不错,几乎不再有水分,不存在缩水的问题。通过刨、锯等木工手艺,根据客人所定制的鼓的大小,他先折算出鼓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旧木头依据这些数据被裁成一块块弧形的木片。将木片围成圈,用竹篾条箍紧,这就是鼓架了。 接下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将牛皮蒙在鼓架上。浸泡24小时的牛皮,先用刨刀将里层的一些杂质刨掉,剩下最稳定的头层皮。然后在牛皮上钉一些孔,用绳子串起来,固定在鼓上,这个步骤要借助一些力学的原理,原先老祖先用的是削过的木锥子,如今,老尤与时代接轨,添置了一个类似千斤顶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将牛皮绷紧。 牛皮与鼓架之间要严密结合,松紧适当。这一关是考验一个师傅技艺是否过硬的标准——用鼓槌敲打鼓面,分贝多少,鼓面是否严实,敲久了会不会松弛。按照老传统,尤家鼓的分贝在110左右。一面鼓能不能成,在这里就可以判断了。老尤凭几十年的经验,一敲一听就知道分寸到了没。 鼓面蒙好,钉上木钉固定后,接下来还要油漆。与常见的原色的鼓面不同,尤家鼓的鼓面是漆过的,主要是为了防潮防霉方面的考虑,“鼓面上漆,一不小心会影响鼓声,没有好的技术,一般人不会上漆。”尤建成说。 传承堪忧 期待新芽 质量过硬的尤家鼓,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青睐,然而,老尤至今仍坚持手工制作,慢工出细活,价格也一直延续着先祖的定价原则:一个大鼓,相当于150斤稻子的价格。 老尤的两个儿子,如今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想接他老人家进城享清福,但他惦记着家传的老手艺、惦记着父亲临终的嘱托,仍一个人坚持在老家制鼓,手落鼓声起,在“咚咚咚”的声音中履行对先人的承诺。唯一让他操心的是,两个儿子不太可能来接班,老尤家的制鼓技术将来能不能延续。 对此,尤建成的儿子尤志明和尤齐辉告诉记者,从小耳濡目染,时常帮父亲制作鼓,制鼓的技术他们大多懂。现在有自己的工作,相对比较忙,等将来他们有时间仍会制鼓,并将这门家传技艺传给自己的孩子们,“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打算将这一技艺带进校园,让更多的人学会制鼓,将尤家鼓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