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补缸是一种修补破缸的老行当。缸是用砂子、陶土等原料混合烧制而成的,属陶器类。老底子每户人家都备有大大小小的缸,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里,一户人家至少有两只以上的大缸,下雨天,将瓦溜里流下的雨水,盛在大缸内,作为烧饭、煮菜和茶水等之用。 挑起担子修缸去呦…… 碎片如拼图般拼在一起 拼接完之后得用榔头敲敲实 收购废旧报纸的调子你一定听过,回收家用电器的调子你也一定听过,那么修缸补甏的调子你听过吗? “修缸补甏喽,缸要补补缸,补缸哉补缸……” 如今,这声长长的调子正在消失,有心人想把它留在纪念馆里,家住绍兴王盘镇的王家德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注:甏bèng,音同“蹦”,指瓮一类的器皿,用于装味精、盐、糖、茶叶等调味品的小罐子。) 从米缸到茶甏,修缸是个精细活儿 王家德今年50出头,做的是防腐用品的生意。“其实,补缸才是我的老本行。”手艺是家族传下来的,只不过他转行以后补缸补甏的生意就由家人接手了。 说到补缸,像记者这样的85后完全是一头雾水,王家德便领我们去看看补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没看到水缸,就已经闻到一阵混合着酱味儿、酒味儿等等的奇怪味道。爬上山坡才看到地上零散地堆满水缸,从较大的米缸、酒缸到极小的盐罐、茶叶甏,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但有一点相同,这些瓶瓶罐罐不是缺了口子,就是身上有裂纹。王家德告诉记者,这几百只缸是他收来的。 虽然一身西装革履,王家德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将装有工具的布袋挂上扁担,顺手挑上肩,一连串动作麻利顺溜,同时嘴边已经唱开来:“修缸补甏喽,缸要补补缸,补缸哉补缸……” 一腔唱罢,王家德的叔叔和堂弟开始演示补缸的过程。他们挑中一个缺了大口子的水缸,碎了的残片一并扔在缸里。到底是老师傅,零零碎碎近10块碎片在王家两舅甥手中,只用了不到2分钟就拼接好了。其实补缸的过程更像是在玩一场拼图游戏,尽管缺口和碎片不可能再完全重合,但是用泥巴封住裂缝,再以铁拌(钉缸专用的铁钉)固定,一个水缸又能用了。 修缸手艺,得有人传承下来 也许放到二三十年前,还能经常在街头巷尾看到修缸补甏的人。王家德不无得意地说:“缸烧好之后,不管新缸、老缸都要补。因为这种缸是用陶土烧的,烂泥里面多少会留有石子儿、草灰等杂质,缸要补过才好用。那时候买一只缸只要2块钱,补一只缸却要3块钱。我见补缸的价钱一直涨不上去,就把铁拌的钱另算,2毛钱一个。可见我从小就有经济头脑。” 不过,修缸补甏的生意越来越差,王家德最终选择了转行。 王家德说,“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补缸,沿街叫卖,生意好得很。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需要修缸补甏了,只有黄酒厂和酱油厂这些用缸比较多的地方还偶尔让人去修一回。”一方面生活水平上去了,现在也不兴用缸甏装东西了;另一方面走街串巷的补缸人也不像以前这么好寻到了。 眼看着这门手艺正在被时代淘汰,王家德想用“非物质遗产”的名义留住它。目前他已经计划着要在山坡上造一座“修缸补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这份手艺制成标本,用图片、文字和音像保存下来。 不单单是修缸补甏需要保留,王家德的传承基地里还计划着陈列一些别的民俗事物。王家德已经有一幢私人图书馆,尽管里面真正用作图书室的地方只有一间阁楼,藏书也仅有4万册,王家德却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他要将图书扩充到10万册,让乡亲们在农耕闲暇时都能来读会儿书。 作者:赵恬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