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几乎每个双休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传统手工艺场馆里,你都会遇到一拨又一拨来学做风筝、剪纸、木版水印等传统手工艺的学生。 孩子做风筝 你知道吗?今年以来,像做风筝这种传统手工艺在孩子圈里很火。几乎每个双休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传统手工艺场馆里,你都会遇到一拨又一拨来学做风筝、剪纸、木版水印等传统手工艺的学生。风筝制作大师程迪申说,最近每个双休日都被孩子们约满了,现在预约的话,要排到4月中下旬的双休日了。 预约学做风筝的 已经排到了4月中下旬 杭州工艺美术馆二楼,专为民间大师们设置了工作室,程迪申的风筝制作工作室就位于美术馆的二楼。工作室墙上、地上放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风筝,以及制作材料。还有一个展示柜放他的风筝龙。工作室正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可以供七八个孩子坐下来学做风筝。 上周五下午三点多,来自大关小学一(3)班“希望之星”小分队的七八个同学和六七个家长济济一堂,饶有兴致地跟着程迪申大师学做风筝。女孩子挑的是都是凤凰风筝,男孩子选的都是奥特曼。大家跟着程大师扎骨架、裁塑料纸、粘贴、系绳。差不多一个小时后,人手一个风筝制作完成,小家伙们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一溜烟冲到外面广场上,放飞起来。广场上顿时欢声笑语一片。 大关小学的一名家长说,语文书刚刚上完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课文讲的就是小孩春天放风筝的故事。课文上完后,女儿问能不能也做一个风筝放一下。她跟其他家长一说,大家都说这个想法好,学校也一直很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于是四处联系,最后找到了程大师。本来想周末来学的,结果最近的双休日,程大师的时间都已经被别的小朋友预订走了,所以只好周五下了课后赶过来。 说完,这位妈妈对着一个小女孩喊:“来,背一下《村居》。”小女孩扯着风筝,蹦蹦跳跳跑过来,嘴巴像打机关枪似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背完,扯着风筝又风一样和同学们玩去了。 “现在很多学校鼓励学生到社会上接触一些民间传统手工艺,今年来学的孩子特别多,只要到周末,附近学校里的孩子们就会自发组成一个个小分队来学。最忙的时候,这批孩子刚刚把现做的风筝放上天,下一批孩子就等着我去教了。往年没这么多。”看到这么多孩子来跟自己学手艺,程迪申大师觉得特别高兴。他说,除了小学生外,还有一些高中生和留学生来讨教的。 双休日来学剪纸的队伍排到场外 剪纸、木版水印等其他传统手工艺志愿者,今年以来也很忙。 昨天下午2点多,刀剪剑博物馆一楼互动体验区,六七个孩子拿着小剪刀,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埋头剪纸。 6岁小姑娘涵涵,剪了一个古香古色的亭子、一顶欧式王冠后,还不肯停手,又拿着小兔子的纸样认认真真剪起来。 陪涵涵来的阿姨说,她们就住在附近,平时经常去植物园、太子湾等西湖边的公园,反倒是家门口的博物馆头一回来,剪纸很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动手能力,以后会经常带她来。 剪纸体验区有4个志愿者,五十多岁的徐阿姨年纪最大。她说,自己在剪纸区做了四年志愿者,今年最热门。以前双休日一天最多发出去七八十张剪纸样,而这个3月份,双休日每天都超过100张。刚刚过去的寒假,最多的一天,发出去300多张。“经常要排队的,队伍有时候都排到了场外。有时实在来不及接待,我们只能请他们把纸样带回家去剪了。”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做过调查,去年到工艺美术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扇博物馆、伞博物馆的人流量有23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青少年。从群体上分,一半是亲子家庭。 昨天下午1点多,记者在工艺美术馆门口站了10分钟,就有26个小孩进入馆内。 工作人员说,按照现在来看,今年的人流量会大大超过去年,而且小朋友们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学得也很认真。所以,博物馆正在考虑周末多举办一些工美小课堂、科普小课堂、志愿者主题活动等公益类项目,满足小朋友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