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西周琢玉的“一面坡”技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面坡”技法,又称斜刀技法,是西周时期玉器纹饰雕琢的常见技法之一。其线纹沟槽之两壁一为垂直,一作斜坡,横截面略呈直角三角形。由于“一面坡”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一面坡”技法滥觞于商代晚期,通常用于雕琢动物的眼睛、鳞羽。但此期“一面坡”的倾斜幅度较小,特征不甚突出。
    
    
    
    西周早期即周穆王之前玉器的“一面坡”线纹通常成双组合构图,类似于商代晚期的双钩阴线,差异在于商代者为两条匀细的阴线,而西周早期的双线均为“一面坡”宽线。
    
    
    
    
    西周中晚期的“一面坡”线纹大多与细阴线组合构图,即在“一面坡”线纹的竖直的边墙表面,沿“一面坡”轮廓勾出细阴线。这种由粗细结合双阴线刻划出的纹饰错落有致、线条丰富,既消除了完全使用单阴线的单调,又增加了图案纹样的立体感和细致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面坡”线纹大多作弧线形,圆曲流畅;沟槽之两壁一为垂直,一作斜坡,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较长的“一面坡”总会呈现出略微的宽窄变化;沟槽表面有细密规律的牛毛状磨痕。根据这种特殊形态推测,“一面坡”线纹通常是分段琢成,即由砣等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琢磨成的诸多短“一面坡”相接而就。最后反复修磨,从而形成了较为规整的连贯长斜面。且在深琢成“坡”之前,很可能有细阴线起稿之工序。
    此外,徐琳、吴棠海等专家认为“一面坡”线纹是由平砣斜偏角度或梯形边刃的斜砣带动潮湿的解玉砂琢就,亦可信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