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当上大学客座教授的“石刻手艺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工网-工人日报(北京)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只是一个手艺人。”
    4月5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姜晓进简陋的办公室,他坚称自己是个手艺人。
    从16岁便开始从事石雕行当至今,姜晓进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1年时间,外出打工也是靠这门手艺谋生。
    直到2011年,他参加重庆市大足区举办的石刻比赛,一举获得特等奖之后,经济效益和荣誉随之而来。
    37岁的姜晓进是大足区人,由于特别擅长雕刻罗汉,人送外号“姜罗汉”。近几年来,他名头越来越大——“微企”老板、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成功者和打工者崇拜的对象。
    所有的事都变
    唯热爱的初心不变
    姜晓进家住大足区棠香街道惜字阁村2组,距大足北山石刻4公里,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一次参观大足石刻的活动,第一次见到石雕的佛像群时,他便被震撼到了,立志一定要雕出这样的雕像来。
    “那个时候,我才八九岁,我们一群小学生看到佛像后都欢呼起来。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都会绕道从北山回家,远远地看看山上的佛像。”
    姜晓进说,上初中后,一次,他偷偷翻围墙到北山里面去看,被照看的人抓住后罚扫地。当时心里还乐滋滋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在扫地的时候欣赏佛像。
    1995年的一天,姜晓进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个人正拿着凿子和锤子在路旁敲敲打打。原来,那人正用拳头大的石料雕刻一头牛。只看了一个小时,姜晓进便萌生了想学习的愿望。就这样,他听说了师傅的名字。 但拜师过程是艰难的。初中毕业后,姜晓进辍学在家,执意要学石刻,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他多次拜访技术顶尖师傅姜仁富。
    “让师傅收下我,真难。第一次去就被拒绝了。当时师傅已经收了4个徒弟;加上,当时的我个子低,师傅怕我吃不了苦。第二次去,师傅干脆避而不见。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终于答应让我先学着。”姜晓进说,就这样他进了师门。
    最开始的3个月是入门期,姜晓进每天从8点开始,一直做到傍晚,要做的事就是学打毛坯。别人不要的手锤和錾子,都被他当成宝贝,一锤一锤,练习基本功。半年后,他成功雕刻出第一个团脚罗汉。看见罗汉“笑”了,他也笑了。
    姜晓进说:“现在我已经学艺21年了,这个期间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可唯独不变的是对石刻那份热爱的初心。”
    技术得到承认
    返乡创业取得成功“石刻创作很花时间,经常要对着石刻雕半天,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乐在其中。”姜晓进告诉记者,由于长时间对着石头雕刻,颈椎和腰椎都出了问题。“因为热爱,不觉辛苦”。
    姜晓进尤其擅长雕刻罗汉。“石刻会说话,罗汉笑哈哈”。在他手中,罗汉有各种造型。 情趣就蕴涵在其中。被赋予了新意的雕件个个妙趣横生。“罗汉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人要豁达欢喜。”姜晓进解释了自己酷爱雕刻罗汉的缘由。他说,在石刻艺术上的创新,其实源于他十余年的打工生涯。
    长期漂泊在外的他,在2011年春节回乡时,赶上了当地工会组织和人社部门举办的微企培训班,姜晓进萌生了当老板的念头。
    2011年4月17日,姜晓进在大足区举办的石刻比赛中,根据石材本身的形状,结合福禄寿三元素创作的“布袋罗汉”一举获得了特等奖。“获奖之后,当年6月,我拿出7万元注册了一家微企,专门做石刻生意。”姜晓进回忆说,企业起步时只有4个人,又没有什么名气,石刻产品几乎没有销量,石料和人工成本又很高,企业生存十分艰难。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企业慢慢度过瓶颈期,石刻销量也逐渐增加。“我工厂生产的石刻大部分都是顾客私人定制,每一件都不同。”
    石刻极需耐心
    手艺行业亟待传承
    2012年,复旦大学到大足寻找石刻艺人,担任该校客座教授。雕刻技术过硬的姜晓进成为了大足区举荐的人选之一。
    “我足足准备了半年多时间。”姜晓进的作品被复旦大学一眼看中。如今,他每年5月份都要飞赴上海。在那里,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复旦大学公共艺术系的大学生讲石刻雕塑技艺。
    “我主要是给他们讲点理论,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姜晓进说。“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心想一个初中文凭的人去给大学生上课,心里有点没底。后来转念一想,‘有技为师’也就坦然了。”姜晓进现在一直在给自己“充电”,到各大高校进修。“以前读书的年龄被错过了,现在有机会和条件,我肯定要补回来。”
    “你了解石刻艺术吗?”、“如果有机会你会去从事这行吗?”连日来,《工人日报》记者在重庆大坪和观音桥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年轻人。重庆一所高校大三的学生小陈说:“我知道,就是石匠嘛!我感觉他们身上的灰尘从来就没干净过,收入好像也不是很高。有机会肯定从事些高端技术行业,收入也能高一些。”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类似小陈这样的观点不在少数。对此,姜晓进坦言,石刻是一个极需耐心的行当,不少年轻人不能吃苦,也很少有人愿意传承。他建议年轻人可以接触一下类似石刻艺术这样的行业,“一技傍身”也不是坏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