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社区马坝村,是一个古风淳朴、历史悠久的苗族村寨,代代相传的蜡染蜡画是最具文化历史沉淀的艺术品,出生在此地的90后苗族姑娘熊兆美,在豆蔻年华时与蜡染蜡画“初次邂逅”,便从此相伴,并一直传承。 蜡染蜡画代代相传 见到熊兆美时,她正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创作室”里制作蜡染。蜂蜡和石蜡在高温的蜡锅里融化成一缕缕青烟,熊兆美在缥缈中手握蜡刀,挥指一蘸后便在白布上勾勒出了自己的“蜡染情缘”。在熊兆美的创作体系中,她以苗家儿女所崇拜的“蝴蝶妈妈”图腾和苗家儿女的生活习俗为源头,并融于花、鸟、鱼等元素,天马行空又不失真实的设计出一幅幅令人赞不绝口的画作。 1990年出生的熊兆美,是马坝村土生土长的歪梳苗姑娘。在她8岁那年,慈祥的外婆便把这项手工技艺传承于她,兴许是天资聪慧,兴许是骨子里就有这股血脉,熊兆美一学就会,在13岁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后,便开始把这项技艺不断挖掘、创新、直至发扬光大。 熊兆美的外婆杨明信经常在她身边说,希望她把苗族的工艺一直传承下去,代代相传,让后辈子孙永远铭记于心。而熊兆美,也始终没有忘记外婆的谆谆教诲,用自己的心去体验着“蜡染”技活。 熊兆美告诉记者,蜡染蜡画是苗家人的特色手艺,经过十几年的接触,如今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小看着外婆做着长大,她觉得民族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虽然到今天也无法体验到老一辈的精心,但是还是要尽力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能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而慢慢的消失了。 用心创作每幅作品 2006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上,熊兆美用自己的第一幅作品一举荣获三等奖。随后,她便开始在各类赛事上崭露头角,频频荣获省市级相关奖项。 尽管硕果累累,但对于熊兆美来说,心里最大的梦想是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对于蜡染蜡画,熊兆美也是怀着一份对民族文化的崇拜之情、对延续民族文化的坚定之情。她告诉记者,制作好一幅精美的作品首先要得从心里喜爱,而心情不同画出来的画就会不同,因此熊兆美总是选择在夜声人静时设计,在白天制作。 “我觉得蜡染蜡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不仅在国内甚至是国外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自从‘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开办以来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手工艺术的平台,不仅使我们更加保护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而且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也让我们新一代的传承人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熊兆美说。 熊兆美对染料要求很高,为了寻找纯天然植物蜡染的染料,她常常独自一人上山寻找植物,于是,在月照社区的每个山头,都留下了这个90后的苗家女孩的足迹。“染料制作必须要按照统一方向进行搅拌,如果无序搅拌那么染出来的成品就会是‘死’的,蜡染的最重要的是第三道工序——画蜡,制作一块蜡染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好蜡的温度,蜡的温度掌握好后,染出来的效果就比较美观比较好,蜡染最忌讳的就是染缸,如果放进去就要重复那个过程,放进去十分钟捞出来五分钟,如果这个过程不把关好,一直放在里面浸泡的话染出来的效果就比较不好。”熊兆美大方地和记者分享自己的蜡染经验。 蜡染作品受游客青睐 十多年来,熊兆美创作的成品已数不胜数,各种荣誉接踵而至。2013年,熊兆美参加六盘水市十佳绣娘比赛,荣获“优秀绣娘”称号;同年,熊兆美荣获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三等奖,旅游商品三个优秀奖,荣获六盘水市凉都名匠称号;熊兆美的蜡染蜡画作为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展示,曾参加过深圳文博会,并受到海内外专家高度赞扬。 凭着蜡染蜡画这一绝活,熊兆美个人被评为月照乡民间文化保护优秀传承人。而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技艺,在2012年她开办了兆美蜡染手工艺作坊,通过制作本民族服饰、各种蜡染服饰。蜡染、蜡画、刺绣、民族手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挖掘、设计、制作及销售,最多的订单高达15万元,收入从过去的2、3万元增加到如今的7、8万元。 让熊兆美高兴的是近年来马坝蜡染蜡画先后受到台湾、日本、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商家的青睐,她心中的传承梦变成中国梦也将逐渐实现。对于熊兆美来说,继承和发扬好苗族的民族文化艺术就是她的中国梦,蜡染蜡画技活是上一辈苗家人的中国梦,她如今正在用自己的双手编制着自己的中国梦,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的中国梦。 熊兆美告诉记者,下一步,她打算在本地做一个体验店,让外来游客亲手来展示,零距离受到苗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要在创作上继续挖掘创新出更多的旅游商品,打造出既让游客喜欢,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