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赋 6岁时就能编出简单花纹的扇子 1946年,刘嘉峰出生在渠县的一个小山村,童年时期的他便跟着当篾匠的舅舅学起了竹编。年仅6岁时,他就能在短时间中编出各种简单花纹的扇子。8岁上小学起,上学的费用都是他自己编竹扇子挣,同时还要补贴家用。可以说从那时起,刘嘉峰开始走上了一条竹编人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嘉峰首创了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由此创立了刘氏竹编,成为我国竹编工艺的一大创举。2008年,刘氏竹编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余载竹编生涯,如今刘嘉峰已经70岁了,尽管收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编工艺大师、中国竹编字画创始人等荣誉,刘氏竹编也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竹编艺术品牌,但他不改初心,依旧“闲”不下来,很多作品依旧亲力亲为。在他的影响下,刘嘉峰的老伴儿和两个孩子也都从事竹编事业。 选料讲究 一年生的嫩竹只选用中间五六节 要想做出精美的作品,原材料至关重要。儿子刘江介绍,竹子主要来源于川东渠县,父亲会亲自到竹林挑选竹子,对材料进行把关。“河边水分充足,长起来的竹子自然就好;山上的竹子阳光日照长,水分少,竹子的质量就差一些。”刘嘉峰挑竹子有很多讲究。他介绍,制作竹编的竹子一般选用一年生的嫩竹,质地细嫩,水分充足。10米多长的竹子,只选取中间五六节颜色一致,没有斑点、虫蛀的部分。 刘江介绍,要把竹子做成竹编产品,至少有4大步骤:设计产品,将竹子劈成竹丝,然后将竹丝染色,编织产品。刘氏竹编有30多道工序,技艺复杂,工序繁多,而且每道工序精细严密,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替代的,编织一件工艺品少则半月、多则数月。 刘嘉峰介绍,一幅竹编作品的成败,其实取决于最初的竹片制作阶段,制作竹编的竹丝一般只选用纤维最细的竹子表层。制作竹丝的每一道工序方法都不同,主要是靠手,刀只是辅助。分丝只需要一次做工,一厘米的分丝器上有一排32根甚至48根针尖,用针尖压住竹皮根部,再抽动竹皮,32根竹丝就完成了。 不断创新 创新竹编技术也创新产品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前四川竹编,很多是瓷胎竹编,刘嘉峰老人创立了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推动了我国竹编技艺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创新,他编织出长6.96米的《富春山居图》和5.2米长《清明上河图》这样的艺术品,“薄如翼,细如丝,轻如尘,织如锦”。 一条条比发丝还细的竹丝令人惊叹,刘嘉峰介绍,这些竹丝为“篾片”,在选料上,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有竹子中间几节没有瑕疵的部分,算下来,100斤竹子只能做8两竹丝,“精丝”只有二三两。 而对于刘氏竹编的第二代传人刘江而言,他对竹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让竹编回归生活。他告诉记者,“以前产品主要是出口,现在要将更多的竹编的艺术品融入到生活中,比如茶道、花道、文玩、字画等,让竹编产品成为生活使用品。” 在位于文殊院街刘氏竹编体验馆中,不只是销售产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来学半成品、成品制造,感受竹的文化和艺人匠心,来这里的一半是本地市民,另一半则是外地游客。刘江说,市民和游客对竹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大家把竹编不只是当做一种观赏的器具,更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的生活,让竹编产品融入生活,使大家都能感受、触摸非遗产品。 尽力传承 目前有近100人在学刘氏竹编 刘江介绍,目前有近100人在学习刘氏竹编,老员工居多。欣慰的是,也不断有新鲜血液融入。他认为,竹编不只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只要有匠人精神,这门技艺就会有新生,明知可能会失传,我们也要尽力传承,只要愿意学,我们都愿意教。”刘江介绍,以前的学徒以渠县为主,现在有很多成都本地人的加入。还有很多中国工艺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的学生都来学习,也有外国的学生过来学习。“在这里主要是培养兴趣,有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就去渠县学习技术。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做竹编,对这个行业来说是很好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