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娅妮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但从这一天开始,黑夜便逐渐变短,白昼慢慢变长,意味着新生力量的暗自萌发与涌动。 极寒的冬至日(资料图 图源网络) 3000多年前的周朝便将冬至作为周历新年的开始。到了南宋时期,《东京梦华录》对冬至有这样的记载:“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南宋时候的都城临安府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对冬至日非常重视,即使是最贫穷的民众,也要在一年之中攒好钱物,到了冬至方可添置新衣,置办好佳肴,并祭祀祖先。 古时候对“备办饮食”的记录与践行,代代流传,便成了我们今日津津乐道的饮食文化。那么在这极寒的冬至日,古人都吃些什么呢? 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饺子与馄饨。这两样食材与模样都颇为相似的食物,在冬至都是人们爱吃的美味。“馄饨”这一名词的来历,大家想必都知道,它本义来源便是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后来根据古人造字的体例,定字形为“馄饨”。那么冬至为何要吃馄饨呢?明代章潢所辑《图书编》有言:“冬至乃时之始,混沌初辟”,按照周历的算法,冬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时间的开始,是混沌初开的象征,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馄饨,轻轻咬下一口,不就象征着碗中“天地”的开辟嘛?人人咬下一口馄饨,便仿佛亲自开辟了世界,开启了新的时节。 冬至吃饺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代有诸多冬至日吃馄饨的记载,宋代的《岁时杂记》说:“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还记载了一首民间歌谣:“新节已故,皮鞋底破,大捏馄饨,一口一个。”过冬至是一项重要的节庆活动,也是除旧迎新的象征。当时的文人张鉴还将十一月吃“冬至节馄饨”列在他所编的“赏心乐事”之中,将食俗纳入文人雅兴之中,令人见之思之不觉解颐。到了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也记录了十一月冬至的食俗:“祭祖耕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大家知道更为熟悉的谚语恐怕是“冬至饺子夏至面”,可见在古时候,民间对冬至时令食物的区分也和现今的我们一样有所混淆,对饺子与馄饨没有做特别刻意的区分。但当时冬至吃饺子、吃馄饨颇为普遍,确是毋庸置疑的。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流传最广的原因就是避免在冬天冻掉耳朵,因为饺子的形状和耳朵极其相似。在中原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为了治好人们冻伤的耳朵,便将羊肉和驱寒的药材一同放进面皮里,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并下在同样用羊肉与药材熬成的汤锅里。人们喝下热腾腾的汤和“娇耳”,便感到浑身发热而舒畅,冻坏的耳朵就慢慢痊愈了。这“娇耳”便是现在所说的饺子。这当然只是民间传说,却使简单的吃饺子习俗传承了古时的医疗智慧,包含对医者仁心的感恩与追怀。 冬至南方还流行吃赤豆粥(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时冬至南方还流行吃赤豆粥。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共工有一个不怎么成器的儿子,在冬至日死了,竟成了带着疫病的鬼怪,祸害乡里。这个鬼怪什么也不怕,却最怕赤小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日这天纷纷熬起赤豆粥来避祸禳。屏山先生刘子翚的《至日诗》云:“豆糜厌胜怜荆俗,云物书祥忆鲁台”,说的就是这样的风俗。“豆糜”便是赤豆粥。 汤圆(或称汤团、团子)也是南方冬至常吃的食物之一,以圆形象征天地,也有“馄饨”的意味,更喻含了团圆之意。冬至日还被成为“豆腐节”,有谚语曰:“若要富,冬至吃块热豆腐。”冬至,是农事换年的重要节气,人们会趁着此夜吃豆腐进补,同时选种,期盼新一年的丰收。 汤圆也是南方冬至常吃的食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苏州,仅冬至面世的桂花冬酿酒也是一样迷人的食物,据说冬酿酒原名“冬阳酒”,取冬至这日之后阳气开始慢慢上升之意,也是对新年温暖的期盼。糯米酒曲发酵,桂花栀子作伴,酿为美酒,入口温润,在冬至的午后,尽情感受这微醺的美好时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