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萆薢简介 粉萆薢,中药名。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1、《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2、《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 3、《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4、《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5、王好古:“补肝虚。” 6、《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7、《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 粉萆薢的药用价值 1、治肠风,痔漏:萆薢、贯仲等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孙用和) 2、治小便频数:川萆薢(洗)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柄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盐汤、盐酒任下。(《济生方》萆薢丸) 3、治小肠虚冷,小便频数:牛膝(酒浸,切,焙),续断、芎藭各半两,萆薢二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汤下四十丸;或作汤,入盐煎服亦得。(《圣济总录》牛膝丸) 4、治小便;昆浊:鲜萆薢根头刮去皮须,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5、治阴痿失溺:萆薢二钱,附子一钱五分。合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6、治腰痛,脚气: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断丝)各一两,萆薢二两。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盐酒任下。(《三因方》立安丸) 7、治小肠气及腰痛:萆薢、杜仲(酥炒去丝)、葫芦巴(生脂麻炒)、破故纸(炒)、小茴香(盐水浸一宿)各一两,胡桃仁(汤去皮)二两。各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酒送下,或盐汤亦可。(《瑞竹堂经验方》喝起丸) 8、治脚气肿痛,不能动履,不论寒热虚实,久病暴发皆可:萆薢五钱,黄柏、苍术、牛膝、本瓜、猪苓、泽泻、槟梅各二钱。水二大碗,煎一碗。每日食前服一剂。(《本草切要》) 9、治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稳者: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增至五钱匕。禁食牛肉。(《广利方》) 10、沧风寒湿痹,腰骨强痛:干萆薢根,每次五钱,猪脊骨半斤合炖服。(《泉州本草》) 粉萆薢的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尤其小儿)。配益智仁、乌药。 2、用于治疗膏淋(尿液混浊如膏,或如米汤,小便短涩,欲出未尽)。有湿热证候者(可见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配车前子、黄柏等以加强祛湿清热作用,方如程氏薢分清饮;有阳虚肾虚证候者(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等),配乌药、益智仁等,方如萆薢分清饮。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尤其腰背冷痛、下肢活动不利、麻木(可见于周围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前人的经验说萆薢“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对于湿热和风湿所致的肌痛,本品确有缓解功效、常配桑枝、络石藤、牛膝等药。 4、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慢性皮炎,或脓疱疮等属湿热症者,配黄柏、苡仁等,方如萆薢祛湿汤。 粉萆薢的处方 1、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川萆薢9g,黄柏9g,石菖蒲4.5g,云芩12g,白术9g,莲子心6g,丹参4.5g,车前子12g(包煎),水煎服。 2、萆薢分清饮(杨氏方):川萆薢9g,益智仁6g,乌药9g,石菖蒲4.5g,茯苓9g,生甘草3g,水煎服。 3、萆薢祛湿汤:川萆薢9g,黄柏9g,生苡仁15g,赤芍9g,丹皮9g,泽泻9g,生滑石12g,通草3g,水煎服。 粉萆薢的副作用 肾虚阴亏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2、《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3、《本草备要》:“忌茗、醋。” 4、《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