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原名“紫铆(音矿)”。 别名:紫梗、紫胶、紫虫胶、洋干漆(精制品)。 来源:为胶蚧科昆虫紫胶虫在豆科植物钝叶黄檀等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野生或培养。 产地:云南、四川、台湾。国外主产于印度、缅甸、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呈半圆柱形,表面紫褐色或紫红色,凹凸不平,有皱纹及小虫眼孔隙,依附树枝出凹入成沟。质硬而脆。遇热则软化而发粘。断面有平行排列的长圆形虫窝。气微味淡。以块大,紫褐色,质松脆,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虫胶质、蜡、色素等。 药理作用:清热凉血解毒,破瘀行气止痛。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斑疹不透、麻疹不出痈疮肿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清热麻疹之血热,用于麻疹初出时,配合轻升透发的药物,如葛根、升麻等,既能清解痘毒,又可助麻疹透发(如单用紫草茸,轻升之力不足),再加小量川芎,则疹出更为畅快,方如紫草茸汤。 与紫草比较:紫草茸既能解毒活血,又无作泻之患,这是它胜过紫草的地方。 用量:6~12g。 处方举例:紫草茸汤:紫草茸12g,葛根9g,升麻9g,丝瓜络9g,银花9g,桔梗9g,佩兰9g,川芎1.5g,水煎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