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则族规家训,浓缩了一个姓氏家族的发展繁衍史、道德建设史,或高雅或草根,其宗旨相同:告诫族众、家庭成员好好做人,规范做事,为家族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族规家训记载在宗谱之中,悬挂在宗祠墙上,更多的则在家族口口相传里。 永嘉的一批有心人在整理全县宗祠的有关资料时发现,每个姓氏独有的族规家训精彩纷呈,内容积极向上,形式有诗、赋、骈文、格言等,读来朗朗上口,是非常难得的做人处世的行为“宝典”,于是进行全面搜集和深度挖掘,集成煌煌一册。 族规家训这一被主流社会长时期冷落的民间道德准则在永嘉率先受到重视和挖掘。 一 中华历史有三大部分组成:国史、方志和家族史。家族史因其草根而显得朴实,宗祠文化则是彰显和凝固家族史的最重要形式。我国于最近在国家层面组织编撰规模浩大的《中华宗祠大典》,永嘉方面着手编撰永嘉卷,民间成立专门机构——永嘉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刘成卓介绍,永嘉共有521个姓,宗祠在县域内可谓星罗棋布,仅国宝级就有8座之多,如枫林一地宗祠林立达30余座,宗祠文化蕴存丰厚。该研究会组织20余人于前年5月开始进行常态化的搜集整理工作。刘成卓说,永嘉地域广宽,尤其楠溪江流域千沟万壑,搜集工作难度较大,且搜集者是不拿报酬的志愿者,但工作进度喜人。将相关资料进行汇集整理时,刘成卓、陈寿钿等人发现,或隐或现的族规家训是宗祠文化中一颗颗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他们多次商讨后决定,将这些族规家训独立出来编成一册,并向全社会征集解读,使这些长期沉在民间的“明珠”拱上台面。 搜集族规家训成为一项专项工作。他们将全县划分成十大片区,每个片区由专人负责,在原来搜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遴选。 岩坦镇辖区面积最大,与缙云仙居等县交界,从镇政府所在地到最远的村落,单开车就需要4个多小时,有些自然村目前尚未通车。因地域的特殊性,这些自然村却有着别地没有的宗祠文化,有许多在永嘉算是很独特的姓氏,如暨、毛等,该县唯一一个畲族村小长坑便坐落该镇。 岩坦镇区的族规家训丰富多彩,这对70多岁的退休教师戴金发是个不小的挑战。戴金发扛着行囊跋山涉水,穿行在群山之间。他打探搜集姓氏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姓,在深龙村一住就是7天。他翻宗谱、逛宗祠,将族规家训一则则抄誊下来。深龙村地处深山峡谷之中,原先交通极为闭塞,由多个自然村组成,暨姓聚居社山自然村(现被打造成“暨家寨”)。深龙村姓氏庞杂,大多系迁徙氏族,族规家训也就五花八门。 一个姓的族规沿革也非常有意思,民国之前的族规以生存为主调,字里行间透露出彪悍之气,最近修缮的族规则添加了读书经商从政的内容。戴金发发现,有些小姓没有形成书面族规家训,却有口头传授的族规家训。社山村的暨姓村民说,从他们懂事起,村里长辈便在宗祠或凉亭里告诉他们做人的准则,这些道理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里,然后他们又将这些做人准则口授给自己的下一代。族规家训就这样以不同的形式,草灰蛇线般在民间传承着。 退休干部杨立顶负责上塘片的搜集工作。杨立顶感慨地说,自己工作多年,原先对宗祠文化可谓视而不见,待到接触这块内容后,便有许多感悟,华夏独特的姓氏文化是立国的基根,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在他看来,宗祠文化在民间有着无法置换的顽强作用,宗祠是族众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之一。他在多地搜集族规时几乎都遇到相同的问题:在“封谱”期间,宗谱决不轻易开启。不过,大家考虑到他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便给予通融,但有一个仪式是绝对不能省略的,那就是祭拜祖宗。族里管事的率族众抬出宗谱箱子,摆放在宗祠中堂祖宗牌位前的长条祭桌之上,点燃香烛,族众跪拜,燃放烟花爆竹。仪式过后,由族长隆重开启谱箱,场面十分庄严肃穆。 杨立顶说,纸质族规家训被封存在宗谱箱中,或悬挂在宗祠墙壁上,同时刻在族众的心中。他在上塘柯氏宗祠里就听到一位老者熟练背诵柯氏族规,经询问,老者竟然目不识丁。“每搜集一则族规家训,我们都经历一次民间道德熏陶,这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啊。”他感慨道。 刘成卓介绍,他们对十大片区搜集整理的文字和口头族规家训进行汇总梳理,现已有68篇精华版的文字材料,如果配以精彩解读,将是一册好书。 二 我在永嘉姓氏文化研究会浏览了一番这68篇族规家训,不得不惊叹于民间智慧。这些族规家训除《朱子治家格言》、《蒋氏家训》等望族的族规家训是由名人撰写外,大多出于无名氏之手,行文却均甚干练简约,形式多样,骈文诗赋,韵味斐然,值得品读。我对这些族规家训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简单分类后,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儒道释法兵等诸家思想渗透其间,以忠孝节义仁为要旨,各自形成很有特色的规训,这也可以看成他们的族记。 《朱子治家格言》自成文至今从未易一字,通篇行文优美,是篇绝佳的赋。永嘉花坦朱姓族众对这篇家训甚是推崇。据介绍,原先朱氏子弟开蒙上学后,这篇格言也是他们的必习篇,花坦许多上过学的老人至今还能背诵这篇格言。《朱子治家格言》被封存在宗谱箱里,最近才被掏出来,重新进入朱氏族众的视野和生活之中。据整理誉录这篇格言的朱国政介绍,他初次阅读这篇格言时,就被自己的祖上感动了:谆谆劝导洋溢在字里行间,以这篇格言为做人准则,谁还不是正人君子呢?朱家家训以儒家处世思想为基调,放在当下也不过时。《朱子治家格言》有言: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警句迭出,令人警醒。 芙蓉古村陈氏族规里则透着一股浓烈爱国情绪,也自然融进兵家思想,使其显得富有个性。芙蓉村因陈虞之率陈氏族众据岩拒元而名闻宇内,弹尽粮绝八百陈氏族众拒降并集体跳崖的壮举令人感叹。陈氏家训有载:积家产以遗儿孙,何如诗书培子弟……强暴乱逆恶疾者,不得与议。崇尚耕读嫉恶如仇一目了然。据芙蓉人陈晓江介绍,芙蓉当地素来民风彪悍,在抵御外辱时更是显示出义不容辞的慷慨风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村里相继有百多位热血男儿奔赴前线,在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战场拼杀倭寇,最后只有不足十名青年拖着残缺不全的躯体回乡。芙蓉人抗日的事迹在很长时间里被人遗忘,后陈晓江创作长篇小说《芙蓉外史》时专门开辟了几个章节,纪念这些被淡忘的无名英雄。陈晓江说,芙蓉陈氏族规每逢修谱时都有增减,爱国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碧莲永嘉郡祠是国宝级家庙,初建于元代,因与刘基有渊源而名闻遐迩。碧莲刘氏对族规的推崇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郡祠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族规家训解读室,刘氏族众对这篇先祖写于元期的家训反复阅读感悟,外姓游客也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刘成卓介绍,将族规家训向公众展示的并不多见,这对各姓之间的族规家训交流借鉴有很好的作用。 刘成卓说,家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诚信温商谢岩斌千里还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这也是永嘉鹤垟谢氏的荣誉。谢岩斌曾在不同场合透露自己的举动基于家庭教育和乡里的文化熏陶。谢氏家训有“祠墓当供”、“争讼当息”、“诚信立家”等箴言。谢氏家训在谢岩斌身上有形表现出来了。鹤垟谢氏为谢灵运之后,族规家训里隐隐透出一丝淡淡的道家气息,显得大气而又空灵。 枫林徐氏族规全面而繁庞,以读书为切入点,以善为基调,以孝悌为主线,儒道法诸家思想精华囊括其中。徐氏家训写道:子孙无论聪敏愚钝,经书不能不读,孝悌事长辈兄弟,习武以防身护院,忌恃强凌弱……在枫林当地,私熟书院随处可见,读书之风甚盛,文人学士辈出,被楠溪江流域他姓所依重。晚清进士徐定超为官清廉,任温州分府都督时为民办过许多好事,后人曾在江心屿为他设祠;明代徐尹沛孝悌故事感动朝廷,专门在枫林立圣旨牌楼以示表彰;民国中将徐志勖在抗战中屡建战功……新中国建立后,枫林依然人才辈出。徐氏族规中还专门立有习武护院的条款,枫林至今尚武之风仍很盛。文武枫林对族规进行了全美的诠释。 读着一篇篇族规家训,仿佛就在浏览一部部另类姓氏家族发展史和道德构塑史。 刘成卓说,搜集整理族规家训的意义已超出其本身,从中推陈出新,结合当下的精神文明教育,使至善至美的东西在民间真正落地。 刘成卓说:“我们在搜集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农村修谱人员良莠不齐,不注重谱序和族规家训的更新,使修谱的真正意义大打折扣,如果相关部门搞一些修谱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水平,那么族规家训将会更加完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