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白湖镇,一条双车道柏油路直通陶冲村。这条路是为村里一座墓而修的,墓的主人叫何瑊。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个何氏宗亲会、联谊会共同发出倡议:饮水思源,回庐江何氏发源地奉祀祖先。庐江何氏竟是世界何姓之源?何瑊又是何人? 一座气派的大墓 从庐江县城出发,向东10公里是白湖镇陶冲村。村离省道还有数公里,一条比省道还漂亮的柏油路直通这个小村庄。 “每年祭祖的时候都特别热闹,许多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人都来。”65岁的村民汪祥珍告诉记者。在她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个气派的陵园前,沿着花岗岩砌成的台阶,一步步上去,庄严肃穆。 据介绍,冢内用红砖圈成,中间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象征世代祥和。北侧建有“庐江堂”,堂内高大宽敞。左边墙上列着海内外宗亲为园林建设所作贡献的瓷像。右边墙壁上列着海外宗亲捐的壁画。东侧设纪念室,室内存放海内外何氏宗谱、何氏名人录、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长官何厚铧的题词、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玮题写的牌匾等等。 陵园门口宽大的空地上,几个村民正在放牛,远处重峦叠嶂。一处青石碑上写着:何瑊墓。 何瑊墓在2004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避祸的官员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氏太祖何瑊,原名韩瑊,为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238— 230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眼看当时的秦国日益强大,韩瑊进谏韩王安要严加提防,韩王安不从,韩瑊自知无望,便辞官隐退。 时不多久,秦吞六国,韩王安被掳,国破家亡,韩瑊携妻姜氏流寓庐江,操舟为业。 后来,秦始皇出游博浪沙,遭遇刺客伏击,因博浪沙原属韩国,秦始皇便怀疑这是韩国残余贵族所为,通令全国,查访韩国之后:凡原韩国王室子孙,一律斩杀。一日,韩瑊正停船在河岸边,忽有来人诘问姓氏。时值天气严寒,韩瑊指着河水答道:“此为吾姓。”以水比喻寒冷,而“寒”与“韩”同音,但来者并不领悟,反问道:“为河姓?”韩瑊将错就错,道:“姓氏从人,岂从水焉?”于是,来人便以何姓记录在册,继而离去。 事后韩瑊回家,方知来打听姓氏之人是秦始皇所派密探,惊骇之余深为感叹道:“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启也。”于是便改姓为何,名何瑊,并建房造屋,辛勤耕作,发家致富,对周围邻居也以礼相待,深受当地人爱戴。何瑊夫妇均长寿,一直活到一百岁,死后葬在庐江东乡望淮岗上,世称“何坟岗”。 一家亲的何韩姓 “指河为姓”是否可信,仍然有争议。但何姓重要的来源是韩姓,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姓纂》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很显然从“韩”转音为“何”,是流传最广、最被认可的说法。 河南何氏宗亲总会会长何春亮就曾介绍,云南保留着“何韩一家”的传统,韩家婚丧嫁娶,何姓族人会帮忙,反过来也一样。 并不是天下何姓都来源于韩。《汉书·五行志》中就记载,西汉时有个叫何苗的人,他本姓朱,因为他同母异父的姐姐何皇后深得汉灵帝宠爱,于是改朱为何。《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也明确列出,方孝孺后代为避难逃至庐江县,改方为何。 有人问,方氏不是被诛十族吗,怎么还会有后人呢?方孝孺究竟有没有留下直系亲属,一直是历史谜案。 《方何宗谱》卷首记载:方孝孺三子圣公由浙江台州迁往安徽歙县,生四子,长子通公后迁至安徽庐江,改姓何。 《兰州府志》记载,元朝的吐蕃宣慰使锁南之子锁铭,在明朝任河州卫指挥同知,被赐姓为何;鲜卑复姓贺拔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贺拔”改为单姓何。但毋庸置疑的是,庐江何姓是何姓来源的发源地之一。而目前的何瑊何氏太始祖陵园,也已成为海内外何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一件庐江的盛事 当然,从全国来看,安徽并不是何姓最多的省份,目前何姓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一半人口。而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个何氏宗亲会、联谊会共同发出倡议:饮水思源,回庐江何氏发源地奉祀祖先。随后,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地何氏宗亲会陆续派出寻根访问团到庐江考察。庐江县侨办也于1993年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走访何氏家庭,查阅何氏宗谱等有关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庐江为何氏发源地。 2000年11月,第七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在安徽省庐江县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60多个何氏宗亲恳亲代表团、1000余名宗亲代表先后到达庐江,寻根问祖,共同拜谒被何氏宗亲公认的何氏太始祖何瑊,成为庐江县史上的一件盛事。 而北京电视台《中华姓氏》摄制组千里迢迢到庐江拍摄了《何氏起源在庐江》专题片,广为宣传。 “每年清明前后,许许多多外地人都来这个墓前祭祖,也捐了不少钱,这时候在村里的陌生人一般都姓何。”村民说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