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经媒人说定,双方即行订亲礼,就算是把婚姻定下来了。其程序如下: 送庚帖由媒人将女方“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送交男方家,男方家将所送“年庚八字”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互通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纳采男女家双方同意择一“吉日”,由男方家备聘礼(鸡鸭鱼肉、糕点、茶叶和4对或8对布料)请媒人连同庚帖送交女方家,为“下礼”,又称“下茶礼”。女方家至亲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方家备礼品回赠,作为正式订婚礼仪,又称为“回好”。 通信届嫁娶之年,男方家将择定好的结婚日期,托媒人带着备好的礼物通知女家。女方家则将成婚必需衣服、首饰等(俗称“彩礼”)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奁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脚不能履地,须由其兄或弟背上花轿。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喜”,俗云:可以弃苦就乐。起轿时,娘家向轿底下泼一盆水,意为“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路上,鼓乐齐鸣。轿至,男家大门紧闭不开,谓之“抑性子”。顷刻开门,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致贺的女客,皆致送“拜金”(塞红包)。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红盖头,同吃洞房饭,喝交杯酒,为“做富贵”。至晚,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即不问辈份高低、年龄大小),青年人随意出嬉弄性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20年代后,婚俗渐趋文明,城里新娘喜欢坐黄包车,农村新娘有的坐轿,有的坐马车、骑驴。在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流行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结婚时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媒人为介绍人。拟定婚礼程序,司仪人按程序进行。新郎着西装或中山装,头戴礼帽;新娘头上披纱,身穿旗袍,胸前佩红花。新郎、新娘并肩而立,向主宾脱帽鞠躬。礼成后,散发喜糖、喜烟,宴请亲朋。闹洞房基本依旧。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结婚习俗。如:孩时,由父母作主定下婚事,待成年时再圆房,称为“箩窝亲”;未出生时,便由男、女两家父母定下亲事,为“指腹为婚”;父或母去世,儿子媳妇戴孝在灵前拜堂成婚,谓之“红白”喜事同办;贫穷人家女儿互换,称之“换亲”;男方生病卧床,提前将女方娶回,以图吉利,称之“冲喜”。 回门结婚三天回门,夫妻二人携礼偕行回到女方娘家。也有少数人家当日结婚,当日回门,叫做“连亲会”。回门之次日,又同至女家,名为“复门”,女方均须以盛筵招待,并请人作陪。 会亲婚后约10日,或4日、6日、8日,男方家长须柬请女方父母及其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亲戚宴会,表示互相认亲行走。各亲戚于次年农历正月半前,亦席请新夫妇答礼。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严禁包办、买卖婚姻;宣传婚事新办、废除旧风陋俗。城乡男女青年双方结识,迨两厢情愿,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方为合法婚姻。婚事多简化,迎亲、回门以步行代替花轿,择吉日不凭八字推算,而只选双日或节日。部分青年男女更除旧习,女方不要彩礼,男到女家落户,举行旅行结婚或参加由单位组织集体婚礼。80年代起,婚事大操大办风有所抬头。娶亲要过“五关”,即买衣服关(看家前预先要替女方买套衣服)、看家关(设宴招待、下聘金)、人情关(逢年过节送节礼,平日女方家繁重活要帮忙出力)、家具关(组合式家俱,另加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大件)、新房关(新盖房3间,独立门户)。迎娶时,男方家庭要办筵席,部分人家还要借用轿车迎送。媳妇娶进家门,花费少则上千元,多至上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