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太原市郊农村富者和穷人在婚嫁消费上差别很大。富户娶媳妇或嫁闺女自然是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筵席摆数十桌(每桌6人)至上百桌,多是八碟八碗或十大碗,极尽排场阔气,全部花费约数百元 (白洋)上千元甚至更多。一般人家娶嫁扯上些红布、花布,做两床新铺盖,割一两件家具摆设,再花彩礼数十元,筵席摆10桌至30桌,多是四碗一火锅或八碟八碗,全部花费约在50元至100元之间。至穷者娶嫁连衣服、铺盖也置不起,仅给女方几斗粮食,简简单单请至亲来家吃顿饺子就算办事,大约花费三五元至10余元不等。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老百姓和干部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基本一致 (指一个村庄),婚嫁消费差别不大。20世纪50年代娶嫁需花衣服钱 (俗称彩礼)100元左右,1960年至1965年约花200元到300元,1966年至1970年约花400元到500元,1971年至1975年约花800元到1000元,1976年至1980年约花1200元到1500元,办事时把家里粉刷一下,做两床新铺盖,娶亲时放些炮,用轿车接回(后改用自行车迎娶)。当时讲究的是买一辆自行车(后期增加手表、缝纫机),事筵的规模都很一般,200人即是大事筵,酒席多是八碟八碗或火锅带四个碗。这一阶段的贺礼(俗称搭礼)亦不重,亲友们讲究“四礼八动”,多是4元至8元,后来加至10元至20元,邻里之间上礼一般是1元至2元,甚至数角钱的小礼。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婚嫁消费方面互相攀比,凡事看高不就低,娶媳妇需要盖新房,买彩电、冰箱、洗衣机、高档家具、金银首饰、毛料服装等等。给女方的彩礼只涨不减,一般是1985年前2000元到3000元,1986年至1990年6000元到8000元,1991年至1995年1万元到1.3万元,1996年至2000年1.8万元到2万元,2001年至2002年2.2万元到2.4万元,2004年以后3万元到5万元不等。这段时期事筵的规模越来越大,由初期的三四百人增至五六百人甚至八九百或上千人,酒席上凉盘热炒多在20盘至30盘之间,而且花样翻新档次日高,不仅鸡鸭鱼肉,而且有生猛海鲜甚至雁腿、甲鱼。贺礼亦水涨船高,舅舅、姨姨等主要亲戚由100元、200元加至500元、800元、1000元,一般亲戚朋友由20元加至50元、80元、100元、200元,邻居请单人者由2元、5元、10元加至20元、30元,请全家者由8元、10元加至20元、30元、50元、100元。 经济水平的发展,由此亦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