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前“看门头”这种民俗,在肥西县的农村沿袭至今。 什么叫看门头?就是大姑娘在出嫁之前,在其母亲与亲友的陪伴下,首次到男方家看看,这就叫“看门头”。其实在看门头之前,双方家长就所谓的“孝心费”(即彩礼)、“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车居”(即摩托车、新房)谈妥之后,由男方家选个黄道吉日,女方家去男方家看门头。看门头,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订婚的一种礼仪。 看门头这个民俗,在农村是很隆重的,一点马虎不得。放烟花爆竹,撒糕点糖果,以示尊重女方。在看门头当中,如果因一句话或一件事不妥,婚事就可能泡汤。 解放初期,肥西县北方的一个村落看门头,一挂长长的大鞭炮放响一半后,断了,女方视此为这桩婚姻只有半路夫妻不得到头的象征,于是就调头走了人,本来的欢欢喜喜,变成凄凄零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肥西与六安的交界处,有一家女方去男方看门头。刚到村边,女方提出两千元的“看门头费”,男方认为这太不靠谱,但又没奈何。因为家里摆了喜宴,宾客盈门,不同意不就“瞎火”(土话:完了)了?媒人来回传话几次,女方坚持“没两千看门头费不行”。男方家临时也借不到这笔钱,准新郎急得哭了。宾客们见此局面,欲走。这时,来男主家吃喜宴的村团支部书记“亚兰”(化名)突然站出来说:“大家不要走,喜酒照喝,她不看门头,我来看!”原本一场山村悲伤故事,最后还是有了喜剧结局。 还有这么一户农家,家里本来很穷,女方家提出的条件不能不答应——因为孩子大了。可是,在看门头那天的酒宴上,男方“扑通”一声跪下来,哭着对女方的父母说:“大伯大妈,我家太穷了,我爸妈答应的条件根本办不到,我不能骗你们。这顿酒宴算是我向二老赔礼,婚姻的事算了,我不是不愿,我太爱她,只是我家拿不出。我不怪我的父母,他俩这么大了还在为我操心,只怪我无能,望请大伯大妈务必原谅……” 他这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女方的家人与亲友。她爸说:“你这孩子太忠实了,这个忠实是花钱买不到的,是笔财富,我算是找对女婿了,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这份对父母的孝心,只要你的忠厚老实。” 原本的一场悲剧,变成了皆大欢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