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太原郊区婚姻观撷趣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太原道 佚名 参加讨论

    
    上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旧的婚姻制度。太原市郊区青年的婚姻仍遵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还存在。自由恋爱成为时髦,开始把“老婆”叫“爱人”。“飞鸽车子胜利胎 (南郊方言读dai),后面就把爱人带”成为流行语。
    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造成的饥荒,人们特关注如何填饱肚子。郊区人的婚姻显得平淡无奇。60年代中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爱情与婚姻赤裸裸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根正苗红”成了女性的主要择偶标准,工人、贫下中农成了“香饽饽”,有的“知青”嫁给农民做老婆。60年代末,结婚的流行语是“车子、手表、缝纫机,箱上摆着收音机”,彩礼普遍是200元左右。在那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购物都得要票证,为了买到车子、手表、缝纫机,走后门日益盛行。服饰时兴“军衣、军帽、军大衣”。
    70年代初,军人、干部、工人成为姑娘们追捧的对象。社会上盛传“一军二干三工人,至死不嫁受苦人”。到了70年代中期,受城市时兴的“五大员”影响,即身份是党员;身材要像运动员;相貌要像演员;工资每月要50元;工作是汽车驾驶员。市郊的姑娘择偶条件由 “阶级性”转变为 “实用性”。汽车、拖拉机接新娘代替了自行车,吉普车被视为豪华。服饰时兴“的确良、涤卡、风雪衣”。
    80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郊区青年的消费观和婚姻观也随之提升,谈恋爱、写情书开始盛行。港台影星、歌星成了青年的偶像和梦中情人。“婚姻介绍所”、“电视征婚”应运而生。80年代末坐花车、披婚纱成为新潮。过去的土炕被钢丝床替代,立柜、平柜、三斗一柜、沙发、茶几、黑白电视等开始流行。彩礼大致在500元左右。
    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发达城市和港澳台及西方文化的影响,郊区青年传统婚姻观也受到严重冲击,结婚时的攀比热不断升温。彩礼大约是6000元左右,要组合柜、组合音箱、洗衣机、沙发、茶几,有条件的开始要电视机、摩托车和冰箱。90年代中、后期开始时兴“三金一冒烟(木兰)”和彩电,豪华小车接新娘已普及。歌厅、舞厅也在乡、镇所在地出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郊区青年的婚姻变得很现实。公务员、教师、富二代成为最佳选择。“车子、房子、票子”一个不能少。彩礼大致在6万元到10万元不等。与此同时,在全球低碳、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现代的年轻人逐渐向集体婚礼、低碳婚礼、绿色婚礼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