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把女子当嫁妆并没有什么稀奇,真正另类的是把凶服、棺材这些与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当嫁妆。 在古代,能当嫁妆的东西不少,除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外,房子、土地、生产工具都可以当嫁妆。 然而,也有一些“另类”的嫁妆。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嫁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即后来所说的“丫环”一起陪嫁,有的还会让妹妹跟着过门。陪嫁丫环的风俗,在古代颇为流行。成书于东晋年间的《华阳国志》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孔珪的两个儿子所娶的媳妇都是富家女,陪嫁来的侍婢便有七八个。 其实,把女子当嫁妆并没有什么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结构,真正另类的是把凶服、棺材这些与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当嫁妆。 据《余姚六仓志·风俗》记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缞衣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 与丧服一样另类的嫁妆,算是棺材板了。在过去广东大埔一带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据《民国新修大埔县志》记载,当地嫁女“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还会变通一下,如在过去的台北市,便有用金子打制一只与棺材板价值相当的小金棺材当嫁妆的现象。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压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压箱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