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丝绸生产之缫丝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佚名 参加讨论

    
    蚕丝的主要成份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而且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利用丝素和丝胶的这一差异,以分解蚕茧,抽引蚕丝的过程被称为缫丝。
    中国缫丝的历史是与丝织历史同样长久的。最初大概是在某种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蚕茧可以在水中舒解,并试探出来分离的丝缕是可以织作的,于是逐渐摸索出用水煮蚕茧,抽引出蚕丝的技术。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根据上面提到的浙江钱山漾出土的4000年前的绢片看,其丝条之粗细,均比较一致,说明当时已能初步控制水温和沸煮的时间,而且抽丝的手法,也较为熟练了)。
    缫丝是一种说来比较简单,实际却相当复杂的工艺过程,它基本上包括三道工序:一、选茧和剥茧;二、煮茧;三、缫取。
    选茧是将烂茧、霉茧、残茧等不好的茧剔除,并按照茧形、茧色等不同类型分茧。剥茧是将蚕茧外层表面不适于织作的松乱茧衣剥掉。选茧和剥茧是保证缫丝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煮茧的作用是使丝胶软化,蚕丝易于解析。煮茧的关键首先是控制煮茧的水温和浸煮时间。如温度和浸煮时间不够,丝胶溶解差,丝的表面张力大,抽丝困难,丝缕易断。反之温度过高,丝胶溶解过多,茧丝之间缺乏丝胶黏合,抱合力差,丝条疲软。另外,若前后温度差异较大,丝胶溶解不均,则必然使丝条不匀,产生类节。其次是必须控制换水的次数。蚕茧舒解后,大量丝胶溶化在水中,如不注意换水,水中丝胶含量就会越来越高,缫出的丝亮而不白;可是如换水过勤,水中的丝胶量少,不仅缫出的丝白而不亮,还会影响缫丝效率。缫取的第一项工作是索绪,古人也叫提绪,即搅动丝盆,使丝绪浮在水中,用木箸或多毛齿的植物小茎将丝盆中散开的丝头挑起引出长丝;其次是理绪,将丝盆中引出的丝摘掉囊头(粗丝头),几根合为一缕;最后是将整理好的丝绪通过钱眼和丝钩络上丝车。
    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影响缫丝质量的问题,有关记载也比较多,已知从战国时期起,就有关于“择茧”、“索绪”方面的记述,秦汉两代又出现了关于“涫〔guan贯〕(滚)水”、“沸汤”煮茧,以及有关水温对于缫丝,特别是丝条质量影响的许多描述,说明当时在这方面业已积累了相当系统、完整的经验。到了唐宋两代更有人对此作出了不少明确的总结。见于唐人著作的,首推白居易的诗:“择茧缫丝清水煮”,既提出了选茧的问题,也提出了水中丝胶浓度的问题,短短的七个字竟准确地概括了缫丝工艺的全部关键。见于宋元著作的是秦观的《蚕书》和其他农书。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祯《农书》中的:“蚕家热釜趁缫忙,火候长存蟹眼汤”,主要谈的是水温,言其不可不热,也不可太热,以在将达沸点为宜,所谓“蟹眼”就是这个意思,即俗话所说的“小开”。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沿用。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大江南北的缫法略有不同。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沿用把茧锅直接放在灶上,随煮随抽丝的“热釜”缫法。大约自宋代起南方发明了一种将煮茧和抽丝分开的“冷盆”缫法。这种方法是将茧放在热水锅中沸煮几分钟后,移入放在热锅旁边的水温较低的“冷盆”中,再进行抽丝,从而避免了“热釜”法因抽丝不及,茧锅水温过高,茧煮得过熟,损坏丝质的缺陷,使缫出的丝缕外面还有少量丝胶包裹。这样缫出的丝,一经干燥,丝条均匀,坚韧有力,因而宋以后历代江南一带所缫的生丝质量,都特别地好。
    为了使缫出的丝能立即干燥,明代开始采用在缫丝框下放置炭火烘干的办法,这样生丝随缫随烘使缫出之丝脱离丝盆后,绕到軖〔kuang狂〕上前便可干燥,既避免了缫取后丝缕彼此粘连又可保证丝质白净柔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将这种治丝经验总结为“出水干”,即在“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五寸许,(軖轮)运转如风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曰:“出水干”,“若晴光又风色,则不用火”。现代缫丝车上所设蒸气烘丝装置作用与宋氏介绍相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