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马牙古白: 撒拉族民间古乐器制作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海东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语:有人说,口弦是世界上最小的民间古乐器。我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科哇村的马牙古白,从15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撒拉族口弦的制作和演奏。如今,他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既能演奏又能制作口弦的人之一。
    
    马牙古白在吹口弦
    有人说,口弦是世界上最小的民间古乐器。我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科哇村的马牙古白,从15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撒拉族口弦的制作和演奏。如今,他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既能演奏又能制作口弦的人之一。
    寻访口弦制作人
    初春的循化县,有着别样的景致。巍巍积石山下,一畦畦冬小麦泛着薄薄的新绿,显出无限生机。阳光洒在黄河两岸,微风送来阵阵暖意。我们一行三人前往白庄镇科哇村,探访一位名为马牙古白的民间艺人,据说他是世界上最小的民族乐器——撒拉族口弦的制作人。
    白庄镇位于县境东部,与甘肃省临夏市毗邻,距循化县政府驻地有二十多公里。人口不足2万的白庄镇,撒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只见集镇的路口处,有不少撒拉族群众来来往往,临街的商铺里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同行的马忠告诉记者,白庄是县内仅次于街子镇的第二大集镇,他的家就在白庄集镇。马牙古白是他自幼所熟悉的乡亲。
    在马忠的带领下,我们在集镇十字西拐,这里有一条小道通往科哇行政村,再前行几公里,便是夕昌林场。马忠说,这里有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土嘴子遗址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还有位于白庄乡米牙亥村西至朱格村之间的科哇古城遗址,曾出土石斧、石锤、石杯等新石器时代遗物,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原始居民在此定居。
    村道上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一扇扇虚掩的木制大门古朴而厚重。道路北侧朱格村清真寺的喧礼塔高高耸立,蓝天白云下,塔楼上的白、金、绿三色看起来十分醒目。
    马牙古白的家在上科哇村,这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落。村道两侧的民居多为二层小楼,马忠说这和村中人多地少有很大关系。当初先民迁到这里时,并没有这么多的人,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宅基地越来越紧缺,许多人家不得不建起二层小楼。而耕地的紧张,使得大多数人家靠做生意维持日常用度。
    马牙古白的食品百货代销店在两座小楼的中间。掀开门帘,一眼就看见一个头戴白顶帽的中年男子正在为挑选东西的顾客服务。马忠介绍说他就是马牙古白,但忙碌的他几乎无暇顾及我们。
    等顾客走了,马牙古白才有时间招呼我们。他引我们来到小店旁边的一间小屋,屋内有一张大炕,陈设十分简陋。
    现年46岁的马牙古白有两儿两女,女儿都已经出嫁,大儿子在上海开饭馆,小儿子正在上大学。现在一家人的吃穿用都由这个小小的经销店的收入来维持。而小儿子上大学的费用,是令马牙古白头痛的问题。
    马牙古白拿出一个小小的白色塑料盒子,里面装着一只精致的口弦。我们仔细端详,这只口弦约有一寸长,用红铜制成细窄的马蹄形状,中间由黄铜片做弦舌。弦舌高高翘起,顶端弯曲,尾部嵌在弦架处,由锡焊连接。
    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民族乐器了。口弦的历史十分悠久,而形制也是多种多样,在我国除了撒拉族,在彝族、苗族、景颇族、哈尼族中都有使用。口弦可以独奏、齐奏、合奏,也可以为歌舞伴奏。旧时,这小小的乐器曾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撒拉族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口弦制作工具
    纯手工打造的精致乐器
    我们请马牙古白现场演示口弦的制作过程。
    马牙古白从炕柜里拿出一只长方形的铁皮盒子。打开来,口弦制作的原材料和工具全在这个长约30公分、宽10余公分的盒子里。
    马牙古白先用手钳截下一段直径在5毫米左右的红铜线,用锉刀等工具将其加工成两头尖细的口弦架。口弦架朝内的两侧要磨出一个深约2毫米的小槽,便于将口弦舌安放。
    口弦舌是从薄薄的铜片上剪下来的,一头宽,一头窄。马牙古白将其一遍遍精心刮薄、打磨,然后用大拇指轻拨试弹性。
    马牙古白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太薄或太厚都会影响口弦最终的音质。
    口弦舌插进口弦架之后,最终要用锡焊固定住,便于音质的稳定,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用钳子折弯,用剪刀修剪,在铁砧上一下一下小心地敲打,在模具板上用锉刀一刀一刀精心打磨……仔细算来,一只小小的口弦的加工工序有十多道,其中主要是口弦架、口弦舌的加工。
    马牙古白告诉我们,铁砧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模具板是他自制的,由质地坚硬的柏木制成。有一块模具已经破损,但马牙古白舍不得丢弃。一道道划痕和深槽中,全是岁月的痕迹。
    开始演奏了,马牙古白单手悬空,大拇指有节奏地上下拨动,现场为我们演奏《尕撒拉夸循化》《茉莉花》《编花篮》等曲目。这些都是马牙古白熟悉的曲目。
    我们在这个简陋的小屋中静心聆听马牙古白演奏。口弦的声音并没有我所想象的细弱,金属音质时而铿锵,时而婉转,或急或徐,娓娓动听。唇齿之间,轻过大拇指轻轻弹拨,流淌一段清脆,传递一种心声。
    只闻旋律却不见乐器,余音在小屋中环绕,有阳光从小窗透过来,照在马牙古白的身上,眼前这一切,几乎让人忘了这是在一个偏僻的乡间民居。
    令人惊奇的是,马牙古白仅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虽然不识谱,但凡是他会哼唱的,他都可以演奏。
    撒拉口弦面临传承难题
    马牙古白从15岁开始便从他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制作口弦。他的父亲也是既会加工制作,还能演奏。到了马牙古白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现在,马牙古白在上海开饭馆的大儿子马福祥传承了他的手艺。但是儿子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在这上面用心。马牙古白告诉记者,今年过年时,大儿子回来在家待了一个月,还制作了三只口弦。儿子弹拨得很好,马牙古白的妻子亥洁告诉我们,现在他们的孙女——老大五岁的女儿,也会弹拨。
    马牙古白有八个兄弟姊妹,在家中他排行老二。少年时,村中孩子们玩的口弦都是马牙古白制作的。三十多年前,一只口弦能卖个两三毛钱,马牙古白经常制作口弦卖给小伙伴。十几年前,循化县首届艺术节还预定了上千件作为礼品。
    几十年过去了,马牙古白记不清自己到底做了多少只口弦,其中最贵的卖过50元。虽然收益微薄,但马牙古白并不想放弃。“这是我们撒拉的东西,闲了玩一玩,挺好的。”马牙古白这样说。
    电影《永远的绿盖头》拍摄时,曾请马牙古白到骆驼泉现场制作并演奏口弦。而远在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的学生,也曾来这里观看他制作口弦,但真正要跟他学习制作的人数聊聊无几。
    马忠告诉我们,口弦在过去时,还用于洞房之夜新人之间的交流,由于口弦音质较弱,另一方就会俯身贴耳来听,因此撒拉族也把口弦称作“枕头琴”。如今口弦已淡出了撒拉人的生活。
    返程后,记者就撒拉族口弦的分类请教县文化馆馆长詹晋文。他告诉记者,由于口弦的发音原理独特,到底属于簧乐器还是弦乐器,至今没有正式归类,但他个人倾向于簧乐器一说,即靠一片或多片簧片振动发声的乐器。酷爱音乐的他准备为马牙古白的演奏录音。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如口弦制作等民间技艺难免尴尬,面临失传境地,好在还有许多文化工作者为之奔走呼号。保护与传承传统技艺虽然颇有难度,但仍有希望。在青海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推荐项目中,撒拉族口弦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已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支传承和保护民间技艺的队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